什么是骨髓炎
骨髓炎是由微生物侵入骨组织引发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包含病原体经血源性传播、创伤性感染、邻近感染灶蔓延等途径急性骨髓炎起病急有全身及局部感染表现慢性骨髓炎多由急性迁延而来有流脓窦道等表现分类按病程分急慢性按感染途径分血源性创伤性蔓延性不同人群中儿童血源性骨髓炎多见老年人易因基础疾病致感染迁延慢性创伤或术后人群感染风险高。
一、骨髓炎的定义
骨髓炎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侵入骨组织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可累及骨膜、骨皮质及骨髓等结构。
二、病因
1.病原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可由革兰阴性菌、真菌等引起。感染途径主要有:
血源性传播: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液循环到达骨组织,如儿童长骨血供特点易致血源性骨髓炎。
创伤性感染:开放性骨折、手术创伤等使病原体直接侵入骨组织。
邻近感染灶蔓延:如软组织感染扩散至骨。
三、临床表现
1.急性骨髓炎:起病急,多有高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局部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红肿、皮温升高、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形成脓肿。
2.慢性骨髓炎:多由急性骨髓炎迁延不愈所致,临床表现为局部反复流脓、窦道形成,窦道周围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瘢痕,长期不愈可致骨质破坏、畸形,部分患者伴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消耗表现。
四、分类
1.按病程分:
急性骨髓炎:病程短于6周。
慢性骨髓炎:病程超过6周。
2.按感染途径分:
血源性骨髓炎:由血行播散引起。
创伤性骨髓炎:因创伤致病原体直接侵入骨组织。
蔓延性骨髓炎:邻近感染灶蔓延至骨。
五、不同人群特点
1.儿童:长骨血供丰富,血源性骨髓炎多见,好发于胫骨上段、股骨下段等部位,需注意早期识别发热、局部疼痛等表现。
2.老年人:常因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病变等)致局部血运不佳,感染易迁延为慢性,需关注基础疾病控制及局部感染灶处理。
3.创伤或术后人群:创伤性骨髓炎或术后感染风险高,需重视伤口护理及感染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