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骨折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后遗症,避免后遗症需早期准确固定并观察患肢状况、早期介入康复训练、保证营养摄入满足需求、关注心理状态并及时疏导及预防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一、粉碎性骨折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1.关节僵硬:骨折后长期固定使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影响关节活动度,数据显示约30%-40%粉碎性骨折患者会出现,累及关节部位的粉碎性骨折更易发生,如膝关节粉碎性骨折可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2.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累及关节面时,复位不良致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引发,累及关节的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约20%-30%会发展为此症,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卡顿。
3.肌肉萎缩:患肢活动减少致肌肉废用性萎缩,骨折后1个月内即可出现,不及时康复训练会加重,影响肢体力量与功能恢复。
4.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因骨折端血运破坏严重、粉碎程度高或固定不稳定等,高龄、营养不良或合并基础疾病者发生率高。
二、避免后遗症的护理要点
1.早期制动与固定护理:准确固定骨折部位,保证固定装置稳固,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感觉及运动情况,小儿需注意固定松紧度,成人定期检查固定情况防移位。
2.康复护理早期介入:骨折初期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上肢粉碎性骨折行手部握拳等动作,下肢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病情稳定后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儿童训练需循序渐进,依耐受调整强度范围。
3.营养支持:保证摄入充足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老年患者消化吸收差需合理调配饮食,儿童患者要满足生长发育营养需求,必要时遵医嘱补充钙剂。
4.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疏导焦虑、抑郁等情绪,儿童患者家长需多安抚鼓励,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5.并发症预防护理:观察有无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定期换药保伤口清洁,长期卧床者协助翻身、拍背,鼓励多饮水,行下肢肌肉按摩,预防肺部感染与深静脉血栓,老年及基础疾病患者加强监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