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湿疹是发生于乳房部位诱因多样包括局部长期潮湿等的湿疹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乳房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可伴渗出结痂脱屑常伴瘙痒易反复,依据典型皮疹表现及病史诊断必要时结合斑贴试验排查过敏原,治疗需避免刺激因素,局部急性期无渗出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渗出用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选用糖皮质激素乳膏,慢性期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联合尿素软膏等,全身瘙痒明显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特殊人群哺乳期优先局部温和治疗,儿童需用低浓度温和外用制剂并遵医嘱,需注重避免诱因规范治疗特殊人群调整处理方式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一、定义与诱因
乳房湿疹是发生于乳房部位的湿疹性皮肤病,诱因多样,包括局部长期潮湿(如多汗、乳汁刺激等)、摩擦、接触过敏原(如内衣材质、护肤品等)、内分泌失调等。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乳房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可伴渗出、结痂、脱屑,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情易反复。
三、诊断要点
依据乳房部位典型的皮疹表现(红斑、丘疹、渗出等)及病史(如局部刺激、过敏史等)进行诊断,必要时可结合斑贴试验排查过敏原。
四、治疗与护理
(一)避免刺激因素
保持乳房清洁干燥,选择宽松、棉质的内衣,避免搔抓、热水烫洗及接触可疑过敏原。哺乳期女性需注意哺乳后及时清洁乳房。
(二)局部治疗
急性期:无渗出时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渗出时用3%硼酸溶液湿敷。
亚急性期:选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
慢性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联合尿素软膏等改善皮肤肥厚。
(三)全身治疗
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缓解症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哺乳期女性:优先选择局部温和治疗,避免使用可能经皮肤吸收影响婴儿的药物,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儿童患者: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选择低浓度、温和的外用制剂,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用药,防止病情加重或引发不良反应。
乳房湿疹需注重避免诱因,规范局部及全身治疗,特殊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处理方式,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