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上避免刺激性食物、规律进食,作息上保证充足睡眠;药物治疗有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的根除治疗;定期复查包括胃镜检查观察病变情况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不同患者复查频率不同。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需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症状。同时,应规律进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或过饥。例如,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更需注意饮食的温和与规律;年轻女性若有不良饮食习惯,如节食减肥等,容易引发胃部不适,需及时纠正。
作息方面: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胃部的自我修复。长期熬夜会影响身体的生物钟,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加重病情。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二、药物治疗
1.抑酸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糜烂处的刺激,常用的有质子泵抑制剂等,可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促进糜烂面的愈合。
2.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挡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侵袭,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如铝碳酸镁等。
3.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进行规范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铋剂和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重要因素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好转。
三、定期复查
1.胃镜检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可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糜烂是否愈合、萎缩的程度有无变化等。一般建议患者根据病情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例如病情稳定的患者可能每年复查一次,而病情较重或有变化的患者可能需要缩短复查间隔。不同年龄的患者复查频率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下降,病变进展可能相对较快,更要密切关注。
2.病理检查:胃镜检查时取病理组织进行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是单纯的炎症还是有恶变倾向等。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病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