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是指甲周围组织因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可由局部创伤(如指甲修剪过短、撕咬倒刺等破坏甲周皮肤屏障)或长期浸水(致甲周皮肤角质层变软)发病,初期甲周红、肿、热、痛,进展期可形成脓肿有脓性分泌物,主要依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早期可局部热敷、用抗生素软膏,脓肿明显需行切开引流或拔甲,预防要正确修剪指甲、避免外伤、保持清洁干燥,儿童需家长留意修剪与防护,老年人有基础病要严控感染并加强足部护理。
一、定义
甲沟炎是指发生在指甲周围组织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发,常因微小创伤(如指甲修剪过短、逆剥、咬甲、长期浸水等)导致细菌侵入甲周组织而发病。
二、病因
1.局部创伤:指甲修剪过短、撕咬倒刺、外伤等可破坏甲周皮肤屏障,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
2.长期浸水:手部或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如频繁洗手、长时间泡水等),易使甲周皮肤角质层变软,增加感染风险。
三、临床表现
1.初期症状:甲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症状较轻时可无化脓表现。
2.进展期表现:若感染加重,局部可形成脓肿,出现脓性分泌物,疼痛加剧,严重者可影响指甲生长及正常活动。
四、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如外伤、浸水等)及典型临床表现(甲周红、肿、热、痛等)进行诊断,一般无需复杂辅助检查,若需鉴别感染类型可结合细菌培养等。
五、治疗
1.非手术治疗:早期可通过局部热敷、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控制炎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手术治疗:当形成明显脓肿时,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若甲周组织破坏严重可能需拔甲处理。
六、预防
1.正确修剪指甲:指甲应修剪成平直状,避免过短或过深修剪,防止损伤甲周皮肤。
2.避免外伤:日常活动中注意保护手部和足部,防止咬甲、逆剥等行为。
3.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洁手部和足部,避免长期浸水,如洗手后及时擦干。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需特别留意儿童指甲修剪,避免过度修剪导致甲周损伤,儿童活动时注意防护,减少外伤风险,若发生甲沟炎应及时轻柔护理并就医。
老年人:若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更严格控制局部感染,防止感染扩散,日常加强足部清洁与保湿,定期检查甲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