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细胞淋巴结炎是多见于儿童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症性疾病由感染引发儿童多有脐周及右下腹疼痛等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可诊断采取对症支持及针对病因治疗儿童需密切观察病情等成人要重视症状不缓解及时就医。
一、定义
肠细胞淋巴结炎是一种因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引发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症性疾病,多见于儿童群体,是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二、病因
1.感染因素: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如柯萨奇B组病毒、埃可病毒等,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可侵袭回肠末端及结肠区的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发生炎症反应;细菌感染也可能引发,但相对病毒感染占比低。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儿童患者多有脐周及右下腹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呈间歇性发作;常伴有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部分可更高;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成人患者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腹痛部位及表现可能多样。
四、诊断
1.病史与体格检查: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发生发展过程,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脐周及右下腹有轻压痛,无明显腹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
2.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腹部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可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通常淋巴结直径多在0.5~2.0cm之间,形态多为椭圆形,皮质增厚。
五、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一般采取休息、清淡饮食等一般治疗措施;对于发热患者,可适当进行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若有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的情况,需进行补液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针对病因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细胞淋巴结炎通常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需特殊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若考虑细菌感染可能,需结合具体情况由医生评估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善,患病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腹痛是否加剧、体温是否持续升高、精神状态是否变差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需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促进身体恢复。
2.成人患者:成人患病时也需重视,虽然相对儿童少见,但仍需结合自身病史等情况综合评估病情,若腹痛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排查其他可能的疾病,如阑尾炎等,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