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未愈的原因有幽门螺杆菌未根除、不良生活方式持续影响、药物因素及其他基础疾病影响,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节律性空腹痛进食后缓解、反酸嗳气、伴恶心呕吐、长期不愈有体重减轻乏力等、合并出血有黑便呕血等。
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未愈的原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根除: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约60%-90%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存在Hp感染。若未规范进行Hp根除治疗,Hp持续破坏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会致使溃疡难以愈合且易复发,例如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未根除Hp的患者溃疡复发率显著高于规范根除Hp的患者。
2.不良生活方式持续影响: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熬夜及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等,均会干扰胃黏膜的正常修复机制。吸烟会减少胃黏膜血流量,影响黏膜的防御功能;酗酒可直接损伤胃黏膜,破坏黏膜屏障;高盐饮食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长期熬夜和精神紧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的分泌和运动功能,不利于溃疡愈合。
3.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糖皮质激素可影响胃黏膜的修复过程,从而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不愈。
4.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患有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硬化、慢性肾衰竭等基础疾病时,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免疫等功能,进而干扰胃黏膜的修复环境,使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难以愈合,例如肝硬化患者因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影响胃黏膜相关物质的合成,不利于溃疡修复。
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主要症状
1.上腹部疼痛:具有典型的节律性,多为空腹痛,疼痛常发生在空腹时,如早餐前、晚餐前等,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或剧痛等,进食后疼痛可逐渐缓解,这是因为进食后食物中和胃酸,减轻了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
2.反酸、嗳气:由于溃疡导致胃酸分泌增多,患者会频繁出现反酸现象,即胃酸向上反流至口腔;同时,胃内气体增多可引起嗳气,表现为不断从口腔排出气体。
3.其他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溃疡长期未愈导致慢性失血,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乏力等表现;当溃疡合并出血时,患者可出现黑便,严重出血时可能出现呕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