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感染致骨膜骨皮质及骨髓的急性炎症反应主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因包括血源性传播(儿童因干骺端特点细菌易停留繁殖)、创伤性感染及蔓延感染临床表现局部有红肿胀热痛、活动受限、脓肿全身有高热寒战乏力等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RP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影像学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后期有骨质破坏MRI对早期诊断价值高治疗早期选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据药敏调整形成脓肿需手术清创引流特殊人群儿童血源性感染易发生需重视早期症状用药注意安全老年人需综合基础疾病考虑用药注意相互作用加强局部护理预防并发症。
一、定义
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骨膜、骨皮质及骨髓的急性炎症反应,主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二、病因
(一)血源性传播
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内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组织,儿童因干骺端毛细血管网丰富、血流缓慢,细菌易停留繁殖引发感染。
(二)创伤性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手术操作导致细菌直接侵入骨组织引发感染。
(三)蔓延感染
邻近软组织感染蔓延至骨组织。
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病变部位出现红、肿、热、痛,肢体活动受限,病情严重时可形成脓肿。
(二)全身表现
患者多有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烦躁、拒动等。
四、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
(二)影像学检查
X线:早期(发病后1~2周内)可能无明显异常,后期可见骨质破坏等改变。
MRI:对早期骨髓炎诊断价值高,可发现骨髓水肿等早期病变。
五、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
早期选用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应用,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二)手术治疗
若形成脓肿需及时行手术清创引流,清除坏死组织,促进感染控制。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骨骼血供特点使血源性感染更易发生,需高度重视早期症状,如儿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肢体拒动等,应及时就医排查急性骨髓炎,且儿童用药需特别关注药物安全性,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合理选择抗生素。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感染控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状况,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同时加强局部护理,密切观察感染控制情况及全身状况变化,预防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