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传播途径有性传播和间接传播,宿主自身阴道内环境改变、局部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及不同人群生理特点会影响其发生,育龄女性是高发人群,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等易感染,儿童也可通过间接传播感染且易被忽视。
一、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阴道毛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1.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性生活中,男女双方可相互传染。研究表明,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感染风险较高。
2.间接传播: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式马桶、衣物等间接传播。例如,使用公共浴池的坐便器,若之前有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使用过,且未进行充分清洁消毒,后续使用者就有可能被感染。
二、宿主自身因素的影响
1.阴道内环境改变:正常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菌群,保持着生态平衡。当阴道内环境发生变化时,容易引发滴虫感染。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乳酸杆菌的生长,破坏阴道的酸性环境,使阴道pH值升高,有利于滴虫的生长繁殖。
2.局部免疫力下降: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时期,局部免疫力可能会发生变化。妊娠时,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改变,阴道局部环境也会相应改变,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滴虫。另外,一些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pH值改变,也为滴虫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不同人群的易患情况及特点
1.育龄女性:育龄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且阴道局部环境易受性生活、月经等因素影响,所以是滴虫性阴道炎的高发人群。在性生活较频繁的育龄女性中,若性伴侣未同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使疾病反复发生。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容易感染滴虫性阴道炎。此时阴道干涩,黏膜萎缩,更容易受到滴虫的侵袭。
3.儿童:儿童滴虫性阴道炎相对少见,但也可通过间接传播途径感染。例如,使用公共的卫生洁具等。儿童感染后可能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等症状,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往往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总之,滴虫性阴道炎主要是由阴道毛滴虫通过性传播和间接传播引起,同时宿主自身的阴道内环境改变、局部免疫力下降等因素以及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等都会影响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