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介绍青春痘(痤疮)是什么病
痤疮是常见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多年龄段因皮脂腺分泌亢进、导管角化异常致皮脂排出受阻,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刺激引发炎症反应,有粉刺等皮损按严重程度分不同级,受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影响,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针对性应对。
一、定义
青春痘,医学上称为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二、病因机制
1.皮脂腺分泌亢进: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促使皮脂腺增大、分泌活跃,过多皮脂分泌是痤疮发生的重要基础。
2.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导管角化过度会导致管口变小、狭窄或阻塞,皮脂排出受阻,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
3.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为痤疮丙酸杆菌提供了滋生环境,该菌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及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4.炎症反应:毛囊内的炎症介质等会进一步加重毛囊周围炎症,表现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皮损。
三、临床表现
1.皮损类型
粉刺:分为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和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是痤疮的早期表现。
丘疹、脓疱: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形成红色丘疹、脓疱。
结节、囊肿:严重炎症可导致皮下结节、囊肿,愈合后易留瘢痕。
2.好发部位:主要见于面部,也可累及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四、分类(按严重程度分)
1.Ⅰ级(轻度):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少于30个。
2.Ⅱ级(中度):有较多丘疹、脓疱,总皮损数31~50个。
3.Ⅲ级(中度):有大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51~100个,有少量结节。
4.Ⅳ级(重度):出现结节、囊肿,总皮损数多于100个,常伴有瘢痕形成。
五、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痤疮患者,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高。
2.饮食因素:高糖饮食、高脂饮食等可能加重痤疮,因为会促进皮脂腺分泌更多皮脂。
3.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可影响内分泌平衡,诱发或加重痤疮。
4.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痤疮:需谨慎处理,避免不当使用刺激性药物,一般优先观察或采用温和的清洁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因其皮肤屏障功能较脆弱,不当治疗易造成损伤。
孕妇痤疮:治疗需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非药物方法,如调整生活方式等,因孕期用药需格外谨慎,部分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痤疮是多因素参与的皮肤疾病,了解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采取合理的预防和管理措施,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