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毛囊炎是皮肤科常见由细菌或真菌等病原体引发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包括皮肤屏障受损等致细菌感染、脂溢性皮炎等致真菌繁殖、糖尿病及用免疫抑制剂等基础疾病影响,临床表现有头皮红丘疹脓疱等局部症状及轻症可缓解重症可迁延等病程特点,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皮损处微生物检查,治疗分保持清洁的一般治疗和抗感染用药,特殊人群中儿童需防搔抓用温和药,糖尿病者要控血糖,孕期用药需谨慎。
一、定义
头皮毛囊炎是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也可因真菌(如马拉色菌)等病原体侵袭所致,是皮肤科常见病症。
二、病因
1.细菌感染:头皮皮肤屏障受损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易侵入毛囊引发炎症,皮肤卫生状况差、频繁搔抓头皮等可增加细菌感染风险。
2.真菌感染:马拉色菌等真菌在头皮定植过度繁殖,可诱发真菌性头皮毛囊炎,脂溢性皮炎患者因皮肤油脂分泌异常,更易滋生真菌。
3.基础疾病影响: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水平较高,利于细菌繁殖,易并发头皮毛囊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会削弱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头皮出现红色丘疹、脓疱,初期丘疹可伴疼痛或瘙痒,随病情进展脓疱可破裂、结痂,严重时多个毛囊炎症融合形成疖肿、痈,局部可伴红肿热痛加剧。
2.病程特点:轻症经适当处理可在数天至数周内缓解,重症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迁延不愈,甚至遗留瘢痕影响头发生长。
四、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如头皮典型的丘疹、脓疱等皮损表现,同时可结合皮损处微生物检查(细菌涂片、真菌镜检及培养等)明确病原体类型,以指导治疗。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保持头皮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头皮,减少对毛囊的刺激。
2.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为主者可外用抗生素类药膏;真菌感染为主者选用抗真菌外用药;病情严重时可能需系统使用抗感染药物,但需遵循专业医师指导。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头皮毛囊炎需特别注意避免搔抓,防止炎症扩散,因儿童皮肤娇嫩,用药应选择温和且刺激性小的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控制病情,如加强头皮清洁等。
2.糖尿病患者:合并头皮毛囊炎时需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加重炎症,应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规范治疗头皮毛囊炎。
3.孕期女性:孕期头皮毛囊炎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可能致畸或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必要时在妇产科及皮肤科医师共同评估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