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后需注重固定与制动,儿童和老年患者固定有不同注意事项;早期开展手指活动和适当手腕轻度活动;饮食要保证蛋白质、钙及维生素等摄入;定期复查了解愈合情况并调整方案;避免手腕过度负重、戒烟限酒,控制基础疾病患者的相关指标以促进骨折恢复。
一、固定与制动
手腕骨折后及时有效的固定是恢复快的关键。无论是采用石膏固定还是支具固定,都要确保固定的位置准确,这样能防止骨折断端再次移位,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的环境。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固定时要特别注意松紧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老年患者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问题,固定时需更加谨慎,密切观察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皮肤情况。
二、早期康复训练
1.手指活动:在骨折固定后即可开始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通过手指的主动运动,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例如,缓慢地握拳、伸指,每次可进行10-15次,每天3-4组。儿童患者进行手指活动时,家长可在旁协助引导,以保证活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老年患者手指活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疼痛或加重损伤。
2.手腕轻度活动:一般在骨折后1-2周左右,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腕的轻度屈伸等活动,但要避免过度的旋转等可能导致骨折移位的动作。通过适度的手腕活动,可维持手腕关节的活动度,为后期的功能恢复打下基础。
三、饮食调整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骨折恢复。应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等,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像牛奶、豆制品、虾皮等,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助于骨折愈合。对于儿童患者,保证充足的钙和蛋白质摄入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可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整体恢复。
四、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进行X线等检查,以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医生可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康复方案。儿童患者由于骨折愈合相对较快,复查频率可能相对较高;老年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长,更要按时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五、避免不良生活方式
受伤期间要避免手腕过度负重,减少手腕的活动量,避免提重物等。同时,要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骨折愈合。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和骨折愈合;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稳定的血压有利于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