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腱鞘囊肿是发生于手腕部起源于腱鞘或关节囊且含无色透明或淡黄色胶冻状黏液的手部常见良性病变,病因包括长期过度使用手腕的慢性劳损及关节囊等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临床表现为手腕背侧或掌侧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与皮肤无粘连可轻微活动的肿块,一般无明显疼痛或按压有酸胀感等伴随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及超声检查,治疗有非手术的挤压法、穿刺抽液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优先非手术保守治疗,孕妇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老年人需综合身体状况选合适治疗手段。
一、定义
手腕腱鞘囊肿是一种发生于手腕部的囊性肿物,起源于手腕部的腱鞘或关节囊,囊内包含无色透明或淡黄色胶冻状黏液,是手部常见的良性病变。
二、病因
1.慢性劳损:长期过度使用手腕进行重复性动作,如打字、织毛衣、手工劳作等,可导致腱鞘组织慢性损伤,引发腱鞘囊肿。例如,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的人群,手腕频繁屈伸活动,易诱发手腕腱鞘囊肿。
2.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黏液性退变,逐渐形成囊肿。
三、临床表现
1.肿块表现:患者手腕背侧或掌侧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大小不等,小者如米粒,大者可似乒乓球,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用手推动时可轻微活动。
2.伴随症状:一般无明显疼痛,部分患者按压时有酸胀感或轻度疼痛,活动手腕时囊肿可能产生不适感,影响手腕的正常活动范围。
四、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明确肿块的位置、质地等特征,初步判断是否为腱鞘囊肿。
2.超声检查:超声可清晰显示囊肿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诊断手腕腱鞘囊肿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能准确区分囊肿与其他手部病变。
五、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挤压法:通过外力将囊肿挤破,使囊内黏液自行吸收,但存在复发可能。
穿刺抽液:用注射器抽取囊肿内的黏液,之后可注射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仍有复发风险。
2.手术治疗:适用于反复发作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切除囊肿可彻底解决问题,但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手腕过度劳累以防复发。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手腕腱鞘囊肿在儿童中相对少见,若发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优先考虑非手术保守方法,尽量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
2.孕妇:孕妇出现手腕腱鞘囊肿时,需权衡治疗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保守的非手术治疗。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关节退变等问题,治疗时需综合考虑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充分评估手术或保守治疗对老年人整体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