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部分轻微的可能有自愈倾向但概率低易复发,一般需医疗干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抗厌氧菌药物)、局部用药(栓剂、凝胶剂)。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不同,育龄女性治疗期避免无保护性生活、规范用药,妊娠合并者需积极正规治疗;绝经后女性补充雌激素、保持外阴清洁;有基础疾病人群控制基础疾病。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透气内裤、避免劳累运动增强免疫力)和性生活方面(适度、注意卫生)。
一、细菌性阴道炎能否自愈
细菌性阴道炎部分轻微的可能有自愈倾向,但自愈的概率较低且容易复发,一般建议积极治疗。正常阴道内菌群平衡,当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时引发细菌性阴道炎。如果机体免疫力较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菌,但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将病菌清除干净,大多情况还是需要通过医疗干预来治愈。
二、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抗厌氧菌药物:临床上常用甲硝唑,它能抑制厌氧菌生长,而不影响乳杆菌生长。还有克林霉素,也可抑制厌氧菌。
(二)局部用药
1.栓剂:如甲硝唑栓,将其放入阴道内,可直接作用于阴道病变部位,发挥抗菌作用。
2.凝胶剂:克林霉素凝胶等,能在阴道局部发挥药效。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若患有细菌性阴道炎,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且要按疗程规范用药,完成整个治疗周期,以降低复发风险。因为妊娠女性患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会引起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所以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炎的育龄女性更需积极正规治疗。
(二)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细菌性阴道炎。治疗时除了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外,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补充雌激素,以增加阴道抵抗力,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选择宽松舒适的棉质内裤。
(三)有基础疾病人群
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更容易发生细菌性阴道炎。这类人群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否则细菌性阴道炎容易反复。
四、预防细菌性阴道炎的措施
(一)生活方式方面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
2.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勤换内裤,内裤要单独清洗,避免与其他衣物混洗,防止交叉感染。
3.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二)性生活方面
性生活要适度,注意性生活卫生,男性包皮过长者要注意清洁,减少病菌传入阴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