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的处理包括休息与制动,让受伤肌腱充分休息;物理治疗,急性期冷敷、过后热敷、超声波治疗;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炎症但儿童需谨慎;康复训练,症状缓解后逐步进行,儿童需专业儿科康复医生制定方案;极少数保守治疗无效且肌腱严重受损者可能需手术,但儿童手术需谨慎评估。
一、休息与制动
肌腱炎通常是由于过度使用肌腱引起,所以首先要让受伤的肌腱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进行会加重疼痛的活动。例如,若为肩部肌腱炎,应减少肩部的大幅度运动;若为跟腱炎,则需要避免长时间行走、跑步等。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日常活动量的控制,防止因过度玩耍等导致肌腱炎加重,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腱等组织相对脆弱,过度活动更容易引发问题。
二、物理治疗
1.冷敷:在肌腱炎急性期(通常是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冷敷能够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和肿胀,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时要注意用毛巾等将冰袋包裹起来,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对于儿童患者,更要严格控制冷敷时间和温度,防止对稚嫩的皮肤造成损伤。
2.热敷:在急性期过后,可以进行热敷,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热敷时需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把控,儿童皮肤较薄,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
3.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够深入组织内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对肌腱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可以促使肌腱周围的炎症因子消散,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但在操作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调整治疗参数。
三、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缓解肌腱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儿童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权衡利弊后使用。
四、康复训练
在肌腱炎症状有所缓解后,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肌腱的功能。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包括针对性的肌腱拉伸和力量训练等。例如,肩部肌腱炎可进行肩部的缓慢拉伸和轻度力量训练,但要注意训练强度逐渐增加,避免再次损伤肌腱。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要更加温和,由专业的儿科康复医生制定适合儿童的训练方案,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促进肌腱功能恢复。
五、手术治疗
对于极少数经过长时间保守治疗无效、肌腱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高,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后再做决定,尤其是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手术对其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