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囊肿是因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致分泌物积聚而成,病因有腺管阻塞(炎症、先天狭窄等),临床表现为囊肿小无症状或大时有坠胀等,诊断靠妇科检查等,小无症状可随访,大或反复感染需手术治疗,不同人群需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一、定义
前庭大腺囊肿是因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的囊肿。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部,腺管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在性交、分娩等情况污染外阴时,病原体易侵入而引起炎症。
二、病因
1.腺管阻塞
炎症因素:前庭大腺炎急性炎症发作时,腺管被炎性分泌物阻塞,脓液吸收后,被黏液分泌物代替可形成囊肿;慢性炎症长期存在,也会导致腺管阻塞,进而形成囊肿。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前庭大腺炎引发腺管阻塞,例如育龄期女性性生活较活跃,相对更易发生前庭大腺炎从而导致腺管阻塞形成囊肿;而幼女由于外阴发育不完善,病原体不易侵入,但如果有外阴局部卫生不良等情况也可能间接导致腺管相关问题。
其他因素:先天性腺管狭窄或腺腔内黏液浓稠,分泌物排出不畅,也可形成囊肿;此外,前庭大腺管损伤,如分娩时会阴与阴道裂伤后瘢痕阻塞腺管口,或会阴侧切损伤腺管,同样可引起囊肿。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囊肿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囊肿小者多无自觉症状,往往于妇科检查时被发现;囊肿较大时,患者可有外阴坠胀感或性交不适。
囊肿可继发感染,形成脓肿,此时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有波动感,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不同性别在症状表现上基本相似,但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在性生活、分娩等情况后更易出现相关问题。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较低,发生前庭大腺囊肿继发感染的风险可能更高,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发现大阴唇后部有囊性肿物,多呈椭圆形,大小不等。
2.辅助检查:一般无需特殊辅助检查即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穿刺,抽出内容物进行鉴别,与前庭大腺脓肿相鉴别等。
五、治疗原则
1.小而无症状的囊肿:可随访观察,无需特殊处理。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发现前庭大腺囊肿,由于其生理特点,应密切观察囊肿变化,因为儿童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且生殖系统发育未成熟,需谨慎对待,若囊肿无明显变化且无症状,可暂不做特殊干预,但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
2.囊肿较大或反复感染的囊肿:需行手术治疗,如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囊肿的大小、是否有感染等因素。对于育龄期女性,手术应尽量减少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对于幼女,手术需更加谨慎,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对其未来生殖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