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是内膜腺体异常增生与雌激素持续刺激及孕激素相对缺乏相关,病因有雌激素长期刺激、代谢因素,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诊断靠超声、MRI、宫腔镜,治疗分药物和手术;子宫内膜息肉是局部内膜过度生长肿物,由炎症刺激、激素失衡引发,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同前,治疗多为宫腔镜下切除,特殊人群育龄期关注生育、围绝经期监测恶变、合并基础病要控基础病。
一、子宫内膜增生与息肉的定义
子宫内膜增生是子宫内膜腺体出现异常增生的病理状态,常与雌激素持续刺激而孕激素相对缺乏相关;子宫内膜息肉则是由局部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带蒂或无蒂肿物,多由炎性刺激、激素失衡等因素引发。
二、病因分析
(一)子宫内膜增生
1.雌激素长期刺激:无排卵性月经周期、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等情况,可致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作用,缺乏孕激素拮抗,进而引发增生。2.代谢因素:肥胖、糖尿病等代谢异常人群,体内雌激素代谢紊乱,增加子宫内膜增生风险。
(二)子宫内膜息肉
1.炎症刺激:长期妇科炎症可刺激子宫内膜局部,促使息肉形成。2.激素失衡:雌激素水平过高、孕激素不足等内分泌紊乱状况,易诱发息肉生长。
三、临床表现
(一)子宫内膜增生
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如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通过体检发现。
(二)子宫内膜息肉
常见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绝经后阴道出血等,部分息肉较小者可无明显症状。
四、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常用初筛手段,可发现子宫内膜增厚、息肉样回声等异常。2.MRI检查:对子宫内膜增生及息肉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能更清晰显示病变范围。
(二)宫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宫腔内病变形态,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
五、治疗方式
(一)子宫内膜增生
1.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选用孕激素类药物,如甲地孕酮等,调节激素水平,抑制内膜增生。2.手术治疗:对于重度不典型增生或有恶变倾向者,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二)子宫内膜息肉
多采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为微创治疗方式,能有效去除病灶,术后需定期复查。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育龄期女性
需关注生育需求,对于有生育计划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估病情,必要时先处理病变再备孕,避免影响妊娠及胎儿健康。
(二)围绝经期女性
此阶段恶变风险相对升高,应密切监测病情,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三)合并基础疾病人群
如合并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改善代谢状况,辅助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