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有胃肠道相关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全身症状(发热、乏力),儿童急性肠胃炎腹泻严重易脱水、对发热耐受弱且与饮食喂养不当关系密切,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水电解质紊乱且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
一、急性肠胃炎的常见症状
(一)胃肠道相关症状
1.腹痛:多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疼痛,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平滑肌痉挛。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出现哭闹不安等情况;成年人可较清晰表述疼痛位置和程度。一般来说,饮食不洁等引起的急性肠胃炎,腹痛症状相对较急。
2.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腹泻往往较频繁,每天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肠胃炎,腹泻同时可能伴有黏液或脓血。对于婴幼儿,频繁腹泻容易导致脱水等严重后果,需格外关注。
3.恶心、呕吐:患者可能出现反复恶心,进而呕吐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呕吐胆汁等。这是由于胃肠道受到炎症刺激,蠕动紊乱,导致胃内容物反流。不同年龄段人群恶心呕吐表现有别,儿童可能在腹泻前先出现呕吐症状,而成年人可能先有恶心后呕吐。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严重时可超过38.5℃。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往往更容易出现较高热。对于儿童,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防止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老年人发热可能症状不典型,需综合判断。
2.乏力:患者会感觉身体疲倦、没有力气,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身体能量,同时发热等全身症状也会导致机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现急性肠胃炎时都可能有乏力表现,只是不同人群恢复乏力的时间可能不同。
二、特殊人群急性肠胃炎症状特点
(一)儿童
儿童急性肠胃炎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由于其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腹泻严重时更容易出现脱水症状,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等。而且儿童对发热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较低程度的发热也可能影响其精神状态,出现烦躁不安等情况。另外,儿童急性肠胃炎可能与饮食喂养不当关系密切,如添加辅食不恰当等,家长需特别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和喂养方式。
(二)老年人
老年人急性肠胃炎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情况可能不明显,腹痛、腹泻症状也可能相对较轻,但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这是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尤其是胃肠道功能和水电解质调节功能下降。老年人患急性肠胃炎时,需更谨慎对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同时,老年人可能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急性肠胃炎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加重,需综合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