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是骨结构连续性破坏发生在桡骨远端、腕骨等部位常见类型有Colles骨折、Smith骨折及腕骨骨折多因外伤引起主要症状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诊断靠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X线为常用方法CT及MRI可进一步检查治疗分保守与手术保守含复位和外固定手术适用于移位明显等情况康复要功能锻炼儿童需关注生长老年人防再次骨折及时就医可避免并发症。
一、手腕骨折的定义与常见类型
手腕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腕骨等部位的骨结构连续性破坏,常见类型包括Colles骨折(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Smith骨折(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及腕骨骨折等,多因外伤(如跌倒时手掌撑地等)引起。
二、主要症状表现
1.局部疼痛:受伤部位出现明显疼痛,活动或按压时疼痛加剧。
2.肿胀:受伤处周围组织因出血、炎症反应出现肿胀,严重时可伴有瘀斑。
3.畸形:部分患者可出现手腕外观畸形,如Colles骨折时可见“银叉畸形”。
4.活动受限:因疼痛及骨折导致手腕关节活动障碍,难以正常屈伸、旋转等。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了解骨折部位、压痛情况及关节稳定性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诊断的常用方法,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CT及MRI检查:对于复杂骨折或需评估周围软组织损伤时,可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以更清晰显示骨折细节及周围韧带、关节软骨等情况。
四、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复位:通过手法复位将移位的骨折端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儿童因骨骼可塑性强,复位相对较易。
外固定:复位后使用石膏、夹板等固定手腕,限制骨折部位活动,促进愈合,固定时间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
2.手术治疗
适用于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或累及关节面的情况,通过切开复位并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装置固定骨折端,以恢复手腕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
五、康复阶段注意事项
1.功能锻炼:骨折固定期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指屈伸等活动,解除固定后逐步开展手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损伤。
2.儿童特殊考虑:儿童手腕骨折后康复时需密切关注骨骼生长情况,定期复查,确保骨折愈合不影响手腕正常发育,功能锻炼需更注重趣味性以提高儿童配合度。
3.老年人特殊考虑:老年人手腕骨折常合并骨质疏松,康复过程中需注意预防再次骨折,可适当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康复训练强度不宜过大,同时需监测骨密度变化。
六、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一旦发生手腕受伤且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情况,以便尽早采取恰当治疗措施,避免延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影响手腕功能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