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使高血糖利于细菌生长、老年人免疫力低等自身因素,手术时长过长增术区污染机会、术中无菌操作不规范带入细菌、假体生物相容性不佳或设计不合理等手术因素,术后切口护理不当、活动不恰当等护理因素,还有自身存在菌血症致细菌随血流达关节部位的全身性因素。
一、患者自身因素
1.基础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高血糖环境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白细胞的趋化、吞噬功能受损,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显著增加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的风险;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降低,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减弱,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等,进一步影响术后恢复,易引发感染。
2.自身免疫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处于异常状态,可能在术后对人工关节产生免疫反应,干扰正常的组织修复过程,增加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且这类患者在抗感染治疗时免疫调节复杂,感染控制相对困难。
二、手术相关因素
1.手术操作时长:手术时间过长会使术区长时间暴露于周围环境中,增加了术区被细菌污染的机会,因为手术时间越长,空气中及周围环境中的细菌沉降到术区的概率越高,同时长时间手术导致术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情况加重,也不利于术后抗感染。
2.术中无菌操作:术中器械消毒不彻底、手术区域皮肤消毒不规范等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情况,会直接将细菌带入术区,例如手术器械消毒过程中存在漏洞,未能完全杀灭所有微生物,在手术操作时就会将这些细菌种植在关节置换部位,引发感染。
3.假体植入相关:假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不佳时,机体对假体产生排异反应,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降低了局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增加感染风险;另外,假体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局部应力分布异常,引起周围组织损伤,为细菌定植创造条件。
三、术后护理因素
1.切口护理不当:术后患者切口若接触不洁物品,如被污水污染等,细菌容易通过切口侵入关节部位,引发感染;此外,切口换药不规范,如换药时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也会引入细菌,影响切口愈合及关节周围组织的健康,增加感染发生几率。
2.术后活动不当:过早或不恰当的术后活动可能导致切口或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破坏局部的防御屏障,使细菌有可乘之机,例如术后患者未按照康复计划进行活动,过度活动导致切口裂开或关节周围组织挫伤,进而引发感染。
四、全身性因素
1.菌血症影响:患者自身存在菌血症时,血液循环中的细菌可随血流到达人工关节置换部位,例如患者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细菌入血,细菌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关节周围,在局部定植繁殖引发感染,这种情况下感染的发生往往较为隐匿,早期诊断相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