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骨髓炎
股骨髓炎是股骨骨髓受病原体侵袭的炎症性疾病,病因有血源性感染和创伤性感染;局部表现为患病股骨部位疼痛加剧、伴红肿及皮温升高,严重可触及波动感,全身表现有发热等,儿童等特殊人群表现有差异;诊断靠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分抗感染和手术,特殊人群如儿童需谨慎选药关注骨骼生长,老年要控基础病,女性考虑生理周期,男性给生活方式指导。
一、定义与病因
股骨髓炎是股骨骨髓组织受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主要有两类,一是血源性感染,即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病灶(如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股骨骨髓;二是创伤性感染,当股骨发生骨折、开放性损伤时,外界病原体直接侵入股骨骨髓导致感染。
二、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患病股骨部位出现疼痛,随病情进展疼痛加剧,局部伴有红肿,皮肤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触及波动感(提示有脓肿形成)。
(二)全身表现
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儿童患者可能因感染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此与儿童自身免疫及代谢特点相关,其体温调节和免疫反应相对成人更易受感染影响。
三、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发病数周后可见骨质破坏等;CT能更清晰显示骨质细微病变;MRI对骨髓炎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可早期发现骨髓水肿等改变。
(二)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穿刺液培养可明确病原菌类型,为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变化特点有差异,儿童骨髓造血功能活跃,感染时血象变化可能更明显。
四、治疗原则
(一)抗感染治疗
依据穿刺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不同年龄患者抗生素选择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发育情况等,如低龄儿童在抗生素选择上要避免对其生长发育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
(二)手术治疗
当有明显脓肿形成、死骨等情况时需进行手术清创,清除感染坏死组织,手术操作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及股骨的解剖结构等因素,以保障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由于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股骨髓炎时,抗感染治疗需谨慎选择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促进恢复(如合理营养支持),同时密切关注骨骼生长情况,因感染可能影响股骨正常生长发育。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感染控制相对困难,治疗中需同时关注基础疾病控制,预防感染加重致严重并发症,手术耐受性等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
(三)女性患者
治疗中需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对身体整体状况的影响,用药时注意可能与女性生理周期相关的药物反应。
(四)男性患者
需根据其职业等生活方式因素(如长期重体力劳动影响股骨恢复等)给予生活方式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