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诊断包括有长期饮酒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肝脏超声、肝脏硬度值测定)及肝脏活检病理检查(金标准),还需注意女性、老年及有基础肝病患者的特殊情况,女性易因代谢等因素更易受损,老年病情进展快且易合并基础病,有基础肝病患者病情相互影响需综合鉴别评估。
一、临床诊断标准
(一)有长期饮酒史
一般来说,男性饮酒折合乙醇量≥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乙醇量换算公式为:乙醇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例如,饮用500ml浓度为50%的白酒,折合乙醇量为500×50%×0.8=200g/d。
(二)临床症状与体征
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腹水、蜘蛛痣、肝掌等。体格检查可发现肝脏不同程度肿大,质地改变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AST/ALT常>2,GGT升高较明显。血清总胆红素可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2.肝脏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实质回声增强、不均匀,肝包膜不光滑,肝静脉变细等超声表现,有助于初步判断肝脏形态结构变化,但特异性相对有限。
3.肝脏硬度值测定:通过瞬时弹性成像等方法测定肝脏硬度值,对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酒精性肝病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时硬度值会升高。
(四)肝脏活检病理检查
这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金标准。病理上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酒精性透明小体、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反应、肝纤维化等典型改变。根据病理表现可进一步进行分期、分级诊断,如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期等。
二、需注意的特殊人群情况
(一)女性患者
女性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与男性有所不同,女性体内乙醇脱氢酶活性相对较低,且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等因素,使得女性在相同饮酒量下更容易出现酒精性肝病相关损害,所以女性患者更应严格把控饮酒量,一旦出现相关可疑症状更要及时就医检查。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包括肝脏的代谢、解毒等功能,因此老年酒精性肝病患者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且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概率较高,在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以及酒精性肝病本身的表现,诊断过程中要更加细致全面地进行各项检查评估。
(三)有基础肝病患者
本身患有其他基础肝病(如病毒性肝炎等)的患者,合并酒精性肝病时,病情相互影响,诊断时需要鉴别不同肝病的表现以及评估两者叠加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制定诊断和治疗相关决策时要充分权衡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