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时足弓塌陷致足部疼痛的畸形,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儿童可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等预防,成年人要注意体重、选合适鞋子等预防且有症状者可进行康复训练。
扁平足又称平足症,是指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时足弓塌陷,引起足部疼痛的一种畸形。
一、解剖结构基础
足弓是由跗骨、跖骨的拱形砌合,以及足底的韧带、肌腱等具有弹性和收缩力的组织共同构成的一个凸向上方的弓,分为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正常的足弓具有缓冲震荡、吸收能量、保护足底血管神经等重要功能。
二、分类
1.先天性扁平足:多由遗传因素导致,胎儿在母体发育过程中足弓发育异常,这类情况在儿童中相对常见,与遗传的骨骼发育基因等因素相关。
2.后天性扁平足
获得性扁平足: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长时间站立、行走,体重过重,足部外伤,某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影响足部结构和功能,导致足弓逐渐塌陷。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站立或行走时间较长时,足部会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可在足底内侧、足跟部等,休息后疼痛可缓解。
外观上可见足弓低平,足跟外翻,行走时步态异常等。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时期扁平足可能影响足部正常发育,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对其运动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影响跑步、跳跃等运动能力,同时可能因足部力学改变引发膝关节、髋关节等部位的问题,因为足部是人体运动链的起始部位,足部力学异常会影响整个下肢的生物力学。
成年人:成年人扁平足如果是后天获得性的,长期站立或行走后足部疼痛会更为明显,可能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比如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患后天性扁平足后,疼痛会加重工作疲劳感,影响工作效率。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观察足部外观,检查足弓情况,比如让患者站立在印有足底印记的纸上,根据足底印记来判断足弓是否低平或消失。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足弓的结构,通过测量足弓角度等指标来明确是否存在扁平足以及扁平足的严重程度等。
五、预防与干预
1.儿童预防: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促进骨骼正常发育;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有助于足部肌肉力量锻炼的运动,比如跳绳、踮脚走路等,增强足部肌肉力量,对足弓发育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儿童长时间负重站立或行走,减少足部过度疲劳。
2.成年人预防:成年人要注意保持合适的体重,避免体重过重增加足部负担;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子要有良好的支撑性和缓冲性,减少足部损伤风险;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定时休息,活动足部,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已经出现扁平足相关症状的成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足部康复训练,比如足部肌肉拉伸、强化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