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可治疗小儿湿疹,其作用机制从中医角度与调节气血经络等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调节免疫功能相关;可选择补脾经(健脾和胃,改善脾虚湿蕴型湿疹)、清大肠(清热利湿,改善湿热型湿疹)、推三关(温阳散寒等,调节虚寒型湿疹)等穴位及相应操作方法;注意小儿推拿时手法轻柔等,新生儿及有过敏史小儿需特殊对待。
一、小儿推拿对小儿湿疹的作用机制
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皮肤疾病,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湿疹可能通过调节小儿机体的气血、经络等起到一定作用。从中医角度来看,小儿湿疹多与湿邪、热邪等有关,小儿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机体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改善湿疹相关的病理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虽尚未完全明确其确切的微观机制,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小儿推拿对部分小儿湿疹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例如,有研究表明通过对小儿特定穴位进行推拿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小儿的免疫功能等,而免疫功能的异常与湿疹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二、小儿推拿可选择的穴位及操作方法
1.补脾经
穴位位置:脾经位于小儿拇指桡侧缘。
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桡侧缘,一般操作100-300次。通过补脾经可以健脾和胃,增强小儿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对于因脾虚湿蕴导致的湿疹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2.清大肠
穴位位置:大肠穴位于小儿食指桡侧缘,自虎口至指尖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虎口推向指尖,操作100-300次。清大肠可清热利湿,对于小儿湿疹伴有湿热表现时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3.推三关
穴位位置:三关位于小儿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小儿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操作100-300次。推三关能温阳散寒、补气行气,对于小儿湿疹属虚寒等证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三、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湿疹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提示
1.注意事项
小儿皮肤娇嫩,进行小儿推拿时手法要轻柔,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小儿皮肤。要保持操作部位的清洁,防止感染。同时,推拿的环境要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小儿受凉。
小儿湿疹发作时皮肤有破损等情况时,要避开破损部位进行推拿操作。如果小儿对推拿操作有明显的抗拒等不适反应,应及时停止操作。
2.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新生儿,由于其皮肤和机体各方面都非常娇嫩,进行小儿推拿时更要格外谨慎,手法需轻柔到极致,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新生儿的皮肤角质层薄,耐受力差,不当的推拿可能会对其皮肤造成损伤。
对于有过敏史的小儿,在进行小儿推拿时,要密切观察小儿对推拿过程及所用穴位等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果在推拿过程中出现皮肤红肿加重、瘙痒加剧等疑似过敏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小儿既往湿疹发作的相关情况以及过敏史等,以便更好地进行个性化的推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