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头皮皮脂腺丰富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头皮油腻、弥漫性脱屑伴不同程度瘙痒等,发病与糠秕马拉色菌感染等相关,依典型表现及真菌镜检确诊,需与头皮银屑病鉴别,治疗可选用抗真菌制剂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头皮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头皮有边界清楚红斑、厚层银白色鳞屑等表现,由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异常等致,依表现等确诊,需与脂溢性皮炎鉴别,治疗用外用药物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等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头发脂溢性皮炎
1.定义与临床表现:头发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头皮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区域,表现为头皮油腻、弥漫性脱屑,常伴不同程度瘙痒,严重时可出现黄色油腻性痂皮。显微镜下可见糠秕马拉色菌定植数量增多,皮肤屏障功能存在一定程度受损。
2.发病机制:主要与糠秕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异常增多及皮肤屏障功能破坏相关,遗传易感性、神经精神因素等也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脂分泌增加是重要诱因之一。
3.诊断与鉴别:依据头皮油腻脱屑、瘙痒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发现糠秕马拉色菌可确诊,需与头皮银屑病等疾病鉴别,头皮银屑病有边界清楚的红斑、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真菌镜检阴性。
二、头皮银屑病
1.定义与临床表现:头皮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头皮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轻刮鳞屑后露出淡红色发亮薄膜)及点状出血(轻刮薄膜后出现小出血点),病情严重时可累及整个头皮甚至融合成大片。
2.发病机制:主要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激活,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快,皮肤细胞周期缩短,同时存在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如感染、精神紧张等)的诱导作用。
3.诊断与鉴别:根据典型头皮皮损表现、病史及皮肤活检等可确诊,需与脂溢性皮炎鉴别,脂溢性皮炎鳞屑相对较薄、油腻,无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真菌镜检可发现糠秕马拉色菌。
三、两者治疗与特殊人群注意
1.脂溢性皮炎治疗:可选用抗真菌制剂(如酮康唑洗剂)抑制马拉色菌,外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需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孕妇使用需权衡风险收益。
2.头皮银屑病治疗:外用药物可选择维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三醇)、糖皮质激素等,系统用药包括甲氨蝶呤等,但儿童银屑病应优先非药物干预,如温和保湿、避免过度搔抓等,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用药需严格评估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因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治疗时应优先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治疗方案;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小的治疗措施,以患者舒适度为考量标准,优先非药物干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