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以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及滑膜炎症等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病因包含年龄、肥胖、创伤、遗传、代谢异常等,病理有软骨退变、骨质增生、滑膜炎症、关节间隙改变,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关节畸形,诊断依据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且≥50岁人群、女性、肥胖人群、有膝关节创伤史人群有相应保健与注意事项。
一、定义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及关节滑膜炎症等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会逐渐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二、病因
1.年龄因素:随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逐渐发生退变,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升高,年龄是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肥胖:过重体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重压力,加速软骨磨损,肥胖人群患膝骨关节炎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3.创伤:既往膝关节骨折、韧带损伤等创伤史,会使膝关节结构及力学平衡改变,增加膝骨关节炎发生几率。
4.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升高。
5.代谢异常:如糖代谢、脂代谢异常等,可能影响关节软骨代谢,与膝骨关节炎发病相关。
三、病理变化
1.软骨退变:关节软骨出现磨损、丢失,表面不光滑,进而导致软骨下骨暴露。
2.骨质增生:软骨下骨为修复损伤会出现骨质增生,形成骨赘。
3.滑膜炎症:滑膜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滑膜增生、渗出增加等。
4.关节间隙改变:因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关节间隙逐渐变窄。
四、临床表现
1.疼痛:早期多为活动后膝关节疼痛,休息可缓解,随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可因活动量增加而加重。
2.肿胀:可能因滑膜炎症、关节积液等出现膝关节肿胀。
3.活动受限: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关节僵硬,活动后稍缓解,但随病情发展,活动范围逐渐减小,如屈伸困难等。
4.关节畸形:晚期可出现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等畸形,影响肢体正常功能。
五、诊断依据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年龄、膝关节既往创伤史、家族史等情况。
2.体格检查:检查膝关节有无肿胀、压痛、畸形,活动度是否正常等。
3.影像学检查:
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典型表现。
MRI:能更清晰显示软骨、半月板、韧带等结构的病变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六、危险因素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50岁人群需加强膝关节保健,定期关注关节状况,适度进行关节保护相关活动。
2.性别:女性相对男性患病风险可能略高,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需注重雌激素水平变化对关节的影响,适当采取关节维护措施。
3.肥胖人群:应积极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减轻体重,以降低膝关节负重,延缓病情进展。
4.有膝关节创伤史人群:康复期需遵循专业指导进行规范康复训练,监测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预防膝骨关节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