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是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以阵发性瘙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病因涉及神经精神、胃肠、内分泌及局部刺激等因素,临床表现有苔藓样变、瘙痒等,好发于成年人特定部位,可通过临床表现诊断,需与慢性湿疹、银屑病等鉴别,治疗用药物缓解症状,预防需保持心情、皮肤护理及治疗相关疾病,不同人群需依自身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一、定义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也被称为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
二、病因
1.神经精神因素: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是重要诱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睡眠不佳等可诱发或加重病情,比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的人群,患神经性皮炎的风险可能增加。
2.胃肠道功能障碍:如消化不良、便秘等,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和代谢,从而与神经性皮炎的发生相关。
3.内分泌失调:女性患者在月经前期、妊娠期等内分泌变化时期,病情可能波动,说明内分泌因素对神经性皮炎有一定影响。
4.局部刺激:衣领过硬等局部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等均可能成为诱因,例如穿材质粗糙的衣物长期摩擦颈部皮肤,易引发局部神经性皮炎。
三、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
苔藓样变:皮肤增厚、皮纹加深、皮嵴隆起,呈现出苔藓样外观,多发生在颈部、肘部、腰骶部等部位。
瘙痒:瘙痒是突出症状,呈阵发性,夜间往往更为严重,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越抓越痒,形成恶性循环。
2.好发人群与部位:多见于成年人,儿童较少见。好发部位常见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等,也可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阵发性剧烈瘙痒等临床表现一般可诊断。必要时可通过皮肤活检等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类似皮肤病。
2.鉴别诊断
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皮疹多形性,有渗出倾向,边界不清,好发于手、足、小腿等部位。
银屑病: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点状出血,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等部位。
扁平苔藓:皮疹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瘙痒明显,黏膜常受累。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目前主要通过药物等方法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如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等减轻炎症和瘙痒;口服抗组胺药物止痒等。
2.预防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保证充足睡眠。
注意皮肤护理,避免过度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局部摩擦。
积极治疗胃肠道疾病、内分泌失调等相关疾病。
神经性皮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等对于早期发现、合理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在预防和应对神经性皮炎时需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更要关注情绪和皮肤状况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