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有消化功能相关和全身症状两方面表现,消化功能相关症状包括食欲减退、饭后腹胀、大便异常,全身症状有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或浮肿。
消化功能相关症状:
食欲减退:脾胃虚弱者常出现食欲不佳的情况,进食量较正常减少。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脾胃功能影响着胃肠的蠕动、消化液的分泌等,脾胃虚弱时胃肠消化动力不足,导致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使人缺乏饥饿感,食欲减退。例如一些长期脾胃虚弱的人群,每餐进食量明显少于常人,且进食后易有饱胀不适。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脾胃虚弱可能表现为对各类食物都提不起兴趣,进食量少;老年人脾胃虚弱也常出现食欲减退,这与老年人自身脾胃功能衰退有关。
腹胀:饭后易出现腹胀,尤其是进食稍多后更为明显。脾胃虚弱导致脾胃运化失职,食物不能正常运化,在胃肠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气等,引起腹胀。比如有些人进食一碗米饭后就会感觉腹部胀满不适,长时间不缓解。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个体因生活方式等不同有所不同,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腹胀症状。
大便异常:大便或溏稀,质地稀薄,排便次数可能增多;或大便干结难解但排便时感觉乏力。对于大便溏稀,是因为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水湿下注肠道导致大便溏稀。而大便干结难解却乏力,是由于脾胃虚弱,肠道推动无力,虽有大便但难以排出。例如一些脾胃虚弱者每天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还有些人几天才排便一次,排便困难且感觉力气不足。不同生活方式下,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更易出现大便异常情况;病史方面,有胃肠疾病史的人群脾胃虚弱时大便异常可能更明显。
全身症状:
神疲乏力:患者常感觉疲倦,没有力气,精神状态欠佳。这是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成不足,不能充分滋养机体,所以出现神疲乏力。比如脾胃虚弱的人日常活动稍多就会感到劳累,需要频繁休息。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脾胃虚弱神疲乏力可能表现为玩耍时容易疲惫,活动耐力下降;老年人则可能更明显,日常行动迟缓,容易困倦。
面色萎黄:面部色泽发黄,没有光泽,呈现萎黄的状态。这也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生成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导致面色萎黄。例如长期脾胃虚弱的人,面色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偏黄,缺乏红润色泽。不同性别面色萎黄表现无显著性别差异,但个体因饮食、病史等不同有区别,有慢性疾病病史的脾胃虚弱者面色萎黄可能更严重。
形体消瘦或浮肿:部分脾胃虚弱者会出现形体消瘦,这是因为脾胃不能正常运化吸收,营养物质摄取不足,影响身体生长发育或维持正常体重;也有部分人可能出现浮肿,是因为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失常,水湿潴留于体内导致浮肿,多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比如一些儿童脾胃虚弱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出现形体消瘦,而一些患有慢性脾胃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出现下肢浮肿情况。不同年龄中,儿童脾胃虚弱致形体消瘦更需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老年人浮肿要警惕是否合并其他心肾等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