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是关节部腱鞘内因关节囊等结缔组织退变形成的囊性肿物,常见于手腕背侧等部位,病因有劳损和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及相关症状和体征,诊断靠体格检查及B超、X线等影像学检查。
一、腱鞘囊肿的定义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其内含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为单房性,也可为多房性。
二、腱鞘囊肿的发病部位
常见于手腕背侧、掌侧,手指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多见于指腱鞘),足背等部位。不同部位的腱鞘囊肿有其相应的解剖基础,例如手腕背侧的腱鞘囊肿多与腕关节的滑膜鞘有关,手指部位的则与手指的腱鞘结构相关。
三、腱鞘囊肿的病因
(一)劳损因素
长期、反复的关节活动可能导致腱鞘磨损,引发腱鞘囊肿。例如,经常从事手部劳作的人群,如键盘操作员、木工等,手部关节频繁活动,腱鞘受到过多摩擦,容易使腱鞘组织发生退变,进而形成囊肿。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因劳损发病,一般来说,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需要频繁使用关节的人群风险更高。生活方式中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过度使用关节等情况都可能增加发病几率。有手部或关节劳损病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腱鞘囊肿。
(二)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结缔组织会发生黏液退行性变,这可能导致腱鞘囊肿的发生。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结缔组织的代谢和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这种退行性改变,从而引发腱鞘囊肿。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结缔组织状态,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四、腱鞘囊肿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1.一般表现为局部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如乒乓球。肿块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疼痛,当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酸胀感等。例如,手腕背侧的腱鞘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影响手腕的活动,导致手部活动受限,产生不适感。
2.部分患者可感到局部酸痛、无力等。不同部位的囊肿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不同,如手指部位的腱鞘囊肿可能会影响手指的屈伸活动,导致手指活动不灵活。
(二)体征
在体表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按压时有一定的韧性或囊性感。例如,手腕背侧的腱鞘囊肿,用手指按压时可感觉到肿块有弹性,且能轻微移动。
五、腱鞘囊肿的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可初步判断肿块的位置、大小、质地等情况。例如,明确肿块是否与腱鞘相关,通过触摸感受肿块的囊性感等特征,初步怀疑腱鞘囊肿的可能。
(二)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可清晰显示腱鞘囊肿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B超下可见边界清晰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有助于明确诊断。例如,能准确判断手腕背侧腱鞘囊肿的具体形态和与周围血管、神经等结构的关系。
2.X线检查:一般不用于诊断腱鞘囊肿,但可排除骨骼病变等情况。例如,当患者有手部肿块且怀疑骨骼病变时,通过X线检查可了解骨骼是否存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