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痣与黑色素瘤在外观表现、生长变化、症状感受、好发人群及部位上有区别,黑痣通常形状规则、大小稳定、无自觉症状,所有人易长;黑色素瘤外观不规则、直径常大于6毫米、可快速增大、有症状且好发于特定人群及部位,发现痣有可疑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特殊人群更要警惕。
一、外观表现方面
1.黑色痣:通常形状规则,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颜色均匀,一般颜色为单一的黑色或棕色等,大小多稳定,通常直径一般小于6毫米。不同类型的黑痣有不同特点,比如交界痣好发于手掌、足底、外阴等易摩擦部位,一般较小,直径1-6毫米,平滑、无毛,交界痣的颜色可以是棕色、黑色或蓝色;皮内痣一般呈半球形隆起的丘疹或结节,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表面光滑,有时有毛发穿出,颜色为正常肤色、棕色或黑色。
2.黑色素瘤:外观多不规则,边界常模糊不清、参差不齐,颜色不均匀,可包含多种颜色,如黑色、棕色、红色、白色、蓝色等,直径往往大于6毫米,而且短期内可能迅速增大。例如,一些黑色素瘤会呈现出不对称的形状,一边与另一边看起来不一样,边缘不整齐,不像黑痣那样边缘规整。
二、生长变化方面
1.黑色痣:在稳定的人群中,黑痣通常长期保持稳定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不会有明显的变化,除非是生理性的在儿童期可能随身体发育略有增大,但变化幅度很小且之后保持稳定。
2.黑色素瘤:生长速度较快,可能在几周或几个月内明显增大,并且其形状、颜色等外观特征会快速改变,比如原本颜色均匀的痣突然变得颜色斑驳,原本边界清晰的痣边界变得模糊不清等。例如,有研究表明黑色素瘤的直径如果在短时间内从小于6毫米迅速增大到大于6毫米,就要高度警惕。
三、症状感受方面
1.黑色痣:一般没有自觉症状,不会有疼痛、瘙痒等不适感觉,只是外观上的一种皮肤表现。
2.黑色素瘤: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瘙痒、疼痛、溃疡、出血等症状,比如黑色素瘤发生破溃时会有出血、疼痛等表现,若影响到周围神经还可能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等不适。
四、好发人群及部位方面
1.黑色痣:所有人都可能长黑痣,好发部位广泛,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都可能出现,儿童和青少年相对常见,随着年龄增长也可能逐渐出现新的黑痣,一般没有特定的高危人群指向,只是某些部位如经常受摩擦的部位也可能出现黑痣,但这不是绝对的高危因素导致黑痣产生。
2.黑色素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皮肤癌家族史、长时间紫外线暴露(如经常在户外工作且未做好防晒的人)、皮肤有大量痣细胞(先天性巨痣等)的人群。好发部位因类型不同有所差异,肢端型黑色素瘤好发于手掌、足底、甲下等部位;黏膜型黑色素瘤好发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黏膜部位;皮肤型黑色素瘤好发于背部(男性)和小腿(女性)等阳光暴露部位。
如果发现身上的痣出现上述黑色素瘤的可疑表现,如外观不规则变化、快速增大、出血、溃疡、瘙痒疼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如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尤其是特殊人群如长期紫外线暴露者、有皮肤癌家族史者等更要提高警惕,定期自我检查皮肤痣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