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包括休息、热敷、药物、局部封闭;手术用于非手术无效或严重影响活动的情况,术后需适当康复锻炼。
一、腱鞘炎的症状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不同类型的腱鞘炎症状有所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表现。
(一)疼痛
1.一般特点:多数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屈肌腱腱鞘炎,在手指屈伸活动时,会感到掌指关节处疼痛,有时疼痛可向腕部或手指远端放射。
2.不同类型差异: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受累的肌腱部位可触及硬结,按压时疼痛明显;而感染性腱鞘炎除了有疼痛外,还可能伴有局部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
(二)肿胀
1.局部肿胀:患病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以手腕部和手指部较为常见。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桡骨茎突处会有肿胀隆起,皮肤表面可能无明显发红,但能感觉到局部组织增厚。
(三)活动受限
1.关节活动障碍:由于炎症刺激,肌腱在腱鞘内的滑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例如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手指屈伸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手指绞锁现象,即手指屈曲后不能伸直或伸直后不能屈曲。在儿童中,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可能导致手指活动不灵活,影响日常抓握等动作。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活动受限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抓握物品困难,成年人则可能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精细动作,如写字、打字等。
二、腱鞘炎的治疗
腱鞘炎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一)非手术治疗
1.休息:患病部位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使用。例如,对于长期从事打字工作的人,应减少打字时间,让手部得到放松,这有助于减轻肌腱和腱鞘的炎症反应。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过度抓握等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2.热敷: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一般可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于患处,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但对于皮肤感觉迟钝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3.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例如一些口服的非甾体抗炎药物,能缓解腱鞘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但要注意药物的禁忌证等,如对药物过敏者禁用等。在儿童中,应谨慎使用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
4.局部封闭治疗:对于一些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即将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注射到腱鞘内,起到抗炎、减轻粘连的作用。但需要注意多次封闭治疗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局部肌腱脆弱等问题。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者病情严重影响关节活动,如出现手指绞锁等情况,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切开狭窄的腱鞘,解除肌腱的压迫,恢复肌腱的正常滑动。
2.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但要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导致肌腱再次粘连等问题。对于儿童患者,术后康复锻炼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恢复情况逐步进行,以确保手部功能的良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