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骨性膝关节炎的运动康复方法,包括有氧运动(游泳、平地慢走)、力量训练(股四头肌收缩训练、靠墙静蹲)和柔韧性训练(膝关节屈伸拉伸、坐姿体前屈),分别说明了各运动的具体做法、作用及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有氧运动
1.游泳:对于骨性膝关节炎患者,游泳是非常适宜的有氧运动。水的浮力能减轻膝关节的负重,使关节在几乎无压力的情况下活动,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同时还能提高心肺功能。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游泳锻炼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有所减轻,关节功能也能得到一定改善。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强度。不同年龄的患者均可参与,年龄较大者可选择在较浅水区进行,以保证安全;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水中运动的难度。
2.平地慢走:平地慢走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有氧运动方式。患者应选择平坦、柔软的地面进行行走,速度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避免过快。慢走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步态,脚跟先着地,然后脚掌慢慢滚动到脚尖。研究显示,每日进行30分钟左右的慢走,能促进膝关节软骨的营养供应,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耐力。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并无特殊差异,但女性在选择鞋子时应注意选择有良好支撑和缓冲的运动鞋,以保护膝关节;男性也需注意鞋子的合适性。有肥胖病史的患者通过慢走还可辅助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负担。
二、力量训练
1.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患者可取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然后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再放松,重复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有助于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从而更好地稳定膝关节。一般每次可进行10-15次,每天3-4组。不同年龄患者均可进行,但老年人在进行时要注意动作的缓慢和适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肌肉拉伤。有膝关节急性炎症病史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避免进行此训练,待炎症缓解后再逐步开展。
2.靠墙静蹲:患者背靠墙壁,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保持这个姿势。靠墙静蹲能有效锻炼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开始时每次可保持1-2分钟,逐渐增加到3-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适当增加保持时间和次数,但要以膝关节无明显不适为度;年龄较大或有膝关节既往损伤病史的患者要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若出现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
三、柔韧性训练
1.膝关节屈伸拉伸:患者取坐位,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屈膝,用双手握住伸直腿的脚尖,缓慢向身体方向拉,直到感觉到膝关节后方有拉伸感,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腿进行。这种训练可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缓解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不同年龄患者均可进行,年龄较小的患者在家人辅助下进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有膝关节手术病史的患者在术后康复期进行时要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过度拉伸导致伤口或关节损伤。
2.坐姿体前屈: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身体向前弯曲,尽量用手触摸脚尖,保持15-30秒。坐姿体前屈能拉伸膝关节后方的韧带和肌肉,增加膝关节的柔韧性。进行时要注意缓慢进行,避免突然用力。对于不同性别患者无特殊差异,但女性若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史则要谨慎进行,防止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