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治疗需综合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全身状况等选合适方法,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稳定型及身体差不耐受手术者,通过牵引保持稳定但有并发症风险;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适用于有移位年轻患者,人工关节置换用于年龄大、移位明显全身状况好者,各有适应证与优缺点,治疗中要防并发症促康复。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如GardenⅠ型和Ⅱ型骨折,可考虑非手术治疗。另外,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能选择非手术治疗。例如,老年患者伴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时。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牵引等方法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常用的牵引方法有皮肤牵引和骨牵引。皮肤牵引适用于小儿及老年患者,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0-1/7;骨牵引可选用胫骨结节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一般为体重的1/7-1/5。牵引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防止出现牵引相关的并发症,如皮肤破溃、血管神经损伤等。同时,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这可能会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预防。在卧床期间,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鼓励患者多饮水,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等,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治疗
适应证
对于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和Ⅳ型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内固定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促进骨折愈合。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年轻、骨折移位不严重的患者,尤其是GardenⅠ型和Ⅱ型骨折的年轻患者,或者部分GardenⅢ型骨折患者。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可以通过多个螺钉从不同角度固定骨折端,利用加压作用促进骨折愈合。手术过程中需要准确复位骨折端,然后将螺钉植入。术后需要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但要注意避免过早负重,防止内固定物松动或骨折再移位。对于老年患者,内固定治疗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相关风险。
适应证
对于年龄较大、骨折移位明显、全身状况较好的患者,尤其是GardenⅣ型骨折的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人工关节置换术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同时置换股骨头和髋臼,对于年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可能更合适,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防止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还需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按照康复计划逐步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和行走训练等。
总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