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骨粉碎性骨折是否不手术需依具体情况定,骨折无明显移位且关节面平整、患者全身状况不适合手术时可考虑不手术;而骨折移位明显、累及跟距关节等情况通常需手术,儿童、老年及有基础病史患者还需考虑各自特殊情况。
一、不手术的适用情况及依据
1.骨折无明显移位且关节面平整
当脚跟骨粉碎性骨折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发现骨折块移位很小,关节面保持相对平整,此时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例如,一些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耐受力低,无法承受手术风险时,若骨折符合上述无明显移位且关节面平整的情况,可采用石膏固定等保守方法治疗。从临床研究来看,部分此类骨折通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骨折能够顺利愈合,且关节功能保留较好。
2.患者全身状况不适合手术
比如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无法耐受手术创伤。此时不手术是为了避免手术带来的风险,防止因手术应激导致患者重要脏器功能进一步恶化。例如,一位患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发生脚跟骨粉碎性骨折,由于手术可能诱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所以不考虑手术治疗,而采取保守的制动等处理措施。
二、需要手术的情况及原因
1.骨折移位明显
若脚跟骨粉碎性骨折后骨折块移位较大,超过一定限度,会影响跟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例如,跟骨的高度、宽度等发生明显改变,这会导致足部的力线异常,进而影响行走功能。根据相关研究,当跟骨骨折移位超过一定程度时,如跟骨高度丢失超过2mm等情况,就需要通过手术来恢复跟骨的正常解剖形态,以保证足部的正常功能。
2.累及跟距关节
当骨折累及跟距关节时,关节面不平整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因为跟距关节是足部重要的负重关节,关节面不平整会使关节在活动时产生异常摩擦,长期可引发关节炎,导致疼痛、活动障碍等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复位骨折块,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以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考虑
1.儿童患者
儿童脚跟骨粉碎性骨折时,由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儿童跟骨有其自身的生长潜力,对于一些轻度的粉碎性骨折,可能在保守治疗后通过自身的生长塑形来恢复一定的功能。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累及关节,也需要考虑手术,但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更加注重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骨骺影响较小的手术方法,以避免影响跟骨的正常生长。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脚跟骨粉碎性骨折后,保守治疗时骨折愈合相对较慢,且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等情况。同时,老年患者长期卧床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以对于老年患者的脚跟骨粉碎性骨折,需要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和保守治疗的预后。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骨折情况适合手术,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以减少卧床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活动。
3.有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脚跟骨粉碎性骨折后无论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都需要更加关注血糖的控制。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无论是手术切口还是保守治疗的骨折部位,都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血糖,为骨折的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在考虑手术时,要充分评估手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必要时在手术前后进行心血管方面的监测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