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由膈肌悬力不足等原因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症状有腹胀及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全身症状包括消瘦乏力、神经精神症状;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儿童胃下垂少且影响营养吸收,老年症状不典型易混淆,女性特殊时期症状有变化,男性活动受胃下垂影响。
消化系统症状:
腹胀及上腹部不适:患者多有腹部饱胀感、沉重感、压迫感,一般进食后症状加重。这是因为进食后胃内容物增多,胃的下垂程度相对加重,对周围组织的牵拉等刺激更明显。例如,一些患者进食较多食物后,上腹部会有明显的胀满不适,且这种不适会持续较长时间。
腹痛: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一般发生于餐后,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这是由于进食后胃的重量增加,下垂的胃受到牵拉,活动时这种牵拉刺激加剧,从而引发疼痛。比如,患者餐后进行快走等活动,可能会导致上腹部疼痛明显加剧。
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一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例如,胃下垂患者进食较多米饭后散步,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
全身症状:
消瘦、乏力:由于胃下垂的患者消化功能紊乱,进食后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长期如此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消瘦、乏力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感觉身体虚弱,活动耐力下降,稍微活动就容易疲倦。比如,一些胃下垂患者体重会逐渐减轻,日常活动如爬楼梯等会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乏力。
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这与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心理压力较大等因素有关。例如,部分胃下垂患者会因长期腹胀、腹痛等不适而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等。
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儿童胃下垂:儿童胃下垂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间歇性腹痛、恶心呕吐等。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胃下垂可能会影响其营养吸收,进而影响身高、体重的增长。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饮食和生长情况,若发现儿童有上述不适,应及时就医。比如,一些儿童胃下垂患者可能比同龄儿童体重偏轻,身高增长也相对缓慢。
老年胃下垂:老年患者胃下垂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但也可能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本身逐渐衰退,胃下垂会进一步加重消化功能的紊乱。而且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胃下垂的症状可能会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互混淆,需要仔细鉴别。例如,老年胃下垂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其腹胀等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而被忽视。
女性胃下垂:女性胃下垂的症状与男性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经期等,可能会因身体的生理变化而使胃下垂的症状有所变化。孕期子宫增大可能会对胃部产生一定的压迫,导致胃下垂相关症状加重;经期女性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等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使胃下垂患者的不适感觉更明显。比如,孕期胃下垂患者可能会在孕中晚期腹胀等症状加重,经期胃下垂患者可能腹痛等症状相对更突出。
男性胃下垂:男性胃下垂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述消化系统及全身症状,由于男性一般体力活动相对较多,若胃下垂导致活动后疼痛等症状明显,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体力活动和工作。例如,男性胃下垂患者可能因为饭后活动时上腹部疼痛而减少户外活动或工作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