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磨损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累及关节软骨滑膜关节囊及周围肌肉等结构可致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的慢性关节病,病因有年龄、创伤、肥胖、遗传、职业等,病理是关节软骨磨损破裂脱落致软骨下骨暴露引发骨质增生及滑膜炎症等,临床表现有关节早期轻至中度隐痛活动后加重后期休息也痛、晨起或静止后僵硬活动后缓解、滑膜炎症或骨质增生致肿胀伴压痛、病情严重时出现畸形及活动范围减小,诊断结合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非药物如肌肉力量训练物理治疗肥胖者减重、药物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手术病情严重保守无效时考虑关节置换术,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需避免过度负重适度运动保暖,肥胖者控体重选关节冲击小运动,儿童原发罕见继发关注原发病因,女性绝经后注重关节保健定期评估关节健康。
一、定义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磨损以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累及关节软骨、滑膜、关节囊及周围肌肉等结构,可导致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畸形及活动受限。
二、病因
1.年龄因素:随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发生退变,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升高。
2.创伤:关节曾受外伤(如骨折、韧带损伤等),可破坏关节正常结构与力学平衡,增加骨关节炎发病风险。
3.肥胖:过重体重会加大关节负重,加速关节软骨磨损,肥胖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4.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骨关节炎患者时,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5.职业因素: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需反复关节活动的工作(如矿工、运动员等),关节过度使用易引发骨关节炎。
三、病理改变
关节软骨出现磨损、破裂、脱落,软骨下骨暴露后,机体为修复会刺激骨质增生,同时滑膜可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内积液、肿胀等病理变化,进一步加重关节结构破坏与功能障碍。
四、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早期多为轻至中度隐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后期休息时也可出现疼痛。
2.关节僵硬: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关节僵硬,活动后可逐渐缓解,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3.关节肿胀:可能因滑膜炎症或骨质增生导致关节肿胀,伴局部压痛。
4.关节畸形: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内翻或外翻、手指远侧指间关节骨性增生(赫伯登结节)等。
5.活动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影响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屈伸关节困难等。
五、诊断
结合病史、症状、体格检查,辅以影像学检查。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骨质增生等;磁共振成像(MRI)可更早发现软骨损伤、滑膜炎症等早期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与评估病情。
六、治疗
1.非药物治疗:适当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以增强关节稳定性;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等)可改善症状;肥胖者需减轻体重以减少关节负荷。
2.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与炎症,但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3.手术治疗: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方式,改善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骨关节炎高发,需避免过度负重,可通过适度运动(如游泳、散步)维持关节功能,同时注意关节保暖。
肥胖人群:积极控制体重,减轻关节压力,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小的运动方式,如水中运动。
儿童:原发性骨关节炎罕见,继发性骨关节炎需关注原发病因,如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等,及时干预原发病。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关节,需注重关节保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关节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