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炎是龟头部因外伤、刺激或感染等致的炎症,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有不同症状表现,诊断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有一般、药物、手术等原则,预防要保持清洁、避免不洁性行为、积极治基础病、正确处理包皮过长
一、定义
龟头炎是指龟头部由外伤、刺激或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龟头炎常因不洁性交,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淋病双球菌或其他细菌引起;非感染性因素多是由于包皮过长,清洁不够,包皮和龟头之间的不洁之物,即包皮垢,堆积起来,刺激局部的包皮和粘膜发生炎症。
二、症状表现
1.急性浅表性龟头炎
初起时局部潮红,阴茎的皮肤发红、肿胀,自觉龟头有灼热和瘙痒的感觉。翻开包皮,可见包皮内面及龟头充血糜烂,有渗液,甚至于出血。继发感染后可见小溃疡,有恶臭的乳白色脓性分泌物。如与内裤磨擦即感疼痛,患者常常活动不便。可伴有腹股沟淋巴结的肿大和压痛。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生活活跃的青中年及有包皮过长情况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生,若不注意个人卫生、有不洁性行为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诱发。
2.环状溃烂性龟头炎
龟头和包皮上,可见红斑,逐渐扩大,呈环状,可形成浅表性溃疡面。
不同年龄都可能发生,包皮过长、局部卫生差等是诱因。
3.白色念珠菌性龟头炎
包皮和龟头可见红斑,表面光滑,并有小疱疹,红斑的边缘较清楚,急性发作时有糜烂、渗液。
多见于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者等人群易患,与局部环境改变、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4.滴虫性龟头炎
龟头起丘疹和红斑,逐渐扩大,边缘清楚,红斑上可见针头大小的小水疱,最后形成糜烂面。
性生活活跃人群易患,通过不洁性交感染滴虫所致。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龟头的外观,查看是否有红斑、肿胀、溃疡、渗液等情况,同时检查包皮情况,了解包皮过长、包皮垢堆积等状况。
各年龄段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尤其是儿童,要安抚其情绪配合检查。
2.实验室检查
涂片镜检:对于感染性龟头炎,取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可发现念珠菌孢子和菌丝或滴虫等病原体。
细菌培养:如有必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原体种类并指导用药,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患者留取标本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不同,比如儿童留取标本时需更加小心规范。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刺激。如为包皮过长所致,急性炎症控制后应择期行包皮环切术。
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不同,儿童要加强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老年人要注意局部卫生的维护方式,选择合适的清洁用品等。
2.药物治疗
根据病原体不同选用相应的药物,如念珠菌性龟头炎可外用抗真菌药物,滴虫性龟头炎可选用甲硝唑等药物。但具体药物选择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患者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用药时需考虑患者年龄因素,比如儿童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刺激性强的药物;老年人用药需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
3.手术治疗
包皮过长引起反复龟头炎者,应在炎症消退后行包皮环切术。手术前要做好局部清洁准备等,不同年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重点不同,儿童术后要防止其抓挠手术部位等。
五、预防措施
1.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每日清洗龟头和包皮,如包皮过长要及时清洗包皮内的包皮垢。不同年龄人群清洗方式略有不同,儿童要轻柔清洗,避免损伤;老年人清洗时注意水温等。
2.避免不洁性行为
性生活活跃人群要注意性生活卫生,固定性伴侣,避免不洁性交。
3.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状态易导致真菌感染引发龟头炎等,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时更要重视基础疾病的控制和监测。
4.正确处理包皮过长
对于包皮过长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择期行包皮环切术,儿童如有包皮过长情况,要在合适时机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