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天疱疮会带来多方面危害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其皮肤损害表现为紧张性水疱、大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伴有瘙痒与疼痛;感染风险增加,包括皮肤感染和系统性感染;会造成营养流失与代谢紊乱,如蛋白质丢失、水电解质失衡;还对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导致心理负担和生活受限;针对特殊人群,老年人治疗要温和、注意防感染及药物相互作用,儿童优先非药物治疗、安抚情绪保证营养,孕妇治疗要考虑胎儿安全并监测母婴情况,患有慢性疾病者治疗时要兼顾控制基础疾病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一、皮肤损害
1.水疱与大疱:类天疱疮患者皮肤会出现紧张性水疱和大疱,疱壁较厚,不易破裂。这些水疱大小不一,小的如豌豆,大的可像鸡蛋。水疱破裂后会形成糜烂面,容易继发感染。皮肤损害可出现在身体多个部位,包括躯干、四肢、头面部等。在老年人中,由于皮肤弹性和愈合能力下降,水疱破裂后的糜烂面愈合时间较长,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瘙痒与疼痛: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瘙痒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瘙痒可能导致患者频繁搔抓,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皮肤损害。同时,水疱和糜烂面还会引起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衣物摩擦时,疼痛会加剧。对于儿童患者,瘙痒和疼痛可能导致他们烦躁不安、睡眠不佳,影响生长发育。
二、感染风险增加
1.皮肤感染:皮肤水疱破裂形成的糜烂面为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提供了入侵途径,容易引发皮肤感染,如脓疱疮、蜂窝织炎等。感染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发热、疼痛加剧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皮肤抵抗力下降,发生皮肤感染的风险更高,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愈合更困难。
2.系统性感染:如果皮肤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病原体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系统性感染,如败血症等。系统性感染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病死率较高。
三、营养流失与代谢紊乱
1.蛋白质丢失:皮肤糜烂面会导致大量蛋白质渗出,长期大量的蛋白质丢失会引起低蛋白血症。患者可能出现水肿、乏力、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肝病等)的患者,本身蛋白质代谢就可能存在异常,类天疱疮导致的蛋白质丢失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2.水电解质失衡:皮肤大量渗出还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引起水电解质失衡。患者可能出现脱水、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表现为口渴、乏力、头晕、心律失常等症状。儿童和老年人对水电解质变化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失衡,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纠正。
四、心理与生活质量影响
1.心理负担:类天疱疮病程较长,皮肤损害明显,患者可能会因为外貌改变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患者,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外貌的变化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更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社交和学习。
2.生活受限:瘙痒、疼痛和皮肤损害会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澡、睡眠等。患者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类天疱疮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生活质量。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患类天疱疮后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温和、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同时,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由于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类天疱疮的皮肤损害可能更严重。治疗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家长要注意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儿童搔抓皮肤。同时,要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
3.孕妇:孕妇患类天疱疮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4.患有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类天疱疮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在治疗类天疱疮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治疗类天疱疮而影响基础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