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脂肪肝有一般症状和体征表现,一般症状包括肝区不适或疼痛(约70%左右患者有不同程度症状,特定人群概率更高)、乏力(肝脏功能受损致能量产生不足,年龄大、肥胖者更突出)、消化不良(约60%以上患者存在,进食高脂高蛋白食物后更明显,肥胖、长期高油高糖饮食者几率高);伴随其他疾病相关症状,合并高脂血症时可能有黄色瘤、头晕等(40%-50%合并者会出现,特定人群易现),合并糖尿病时可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30%-40%合并者有,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概率更高),合并高血压时可能有头痛、头晕、心悸等(20%-30%合并者会出现,特定人群易现);体征表现有肝脏体征,肝脏肿大(约80%以上重度脂肪肝患者经超声检查可发现,肥胖人群需仔细检查)、肝区压痛(按压肝区有明显压痛感,特定人群可能出现);其他体征有肥胖相关体征(重度脂肪肝患者往往伴有肥胖及可能的皮肤改变,腹型肥胖者更易出现)、合并其他疾病的体征(如合并高脂血症可能有角膜弓等,合并糖尿病可能出现皮肤感染等体征辅助判断病情)。
一、症状表现
(一)一般症状
1.肝区不适或疼痛:多数重度脂肪肝患者会出现肝区隐痛、胀痛或钝痛等情况,这是因为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所致。研究表明,约70%左右的重度脂肪肝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肝区不适症状,这种疼痛可能在劳累后、久坐或特定体位时加重。年龄较大、长期大量饮酒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肝区不适的概率相对更高,且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没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与肝脏功能受损,代谢能力减弱,能量产生不足有关。例如,重度脂肪肝患者进行日常轻度活动后就会比常人更易疲惫,这种乏力感在年龄偏大、肥胖程度较严重的人群中更为突出,因为他们的肝脏代谢负担更重。
3.消化不良:可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重度脂肪肝影响肝脏正常的消化代谢功能,会导致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异常,胃肠蠕动减慢。数据显示,约60%以上的重度脂肪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尤其在进食高脂、高蛋白食物后,症状可能更明显,肥胖人群、长期高油高糖饮食者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相对更高。
(二)伴随其他疾病相关症状
1.合并高脂血症时:可能出现黄色瘤(如眼睑黄色瘤等)、头晕等症状。因为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常常相互关联,血液中脂质过高沉积在眼部等部位可形成黄色瘤,同时高脂血症影响血液循环,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有研究发现,约40%-50%的重度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会出现黄色瘤,年龄较大、有家族高脂血症病史者更易出现此类伴随症状。
2.合并糖尿病时: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脂肪肝和糖尿病关系密切,肝脏脂肪变性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和代谢,而糖尿病又会促进脂肪肝的发展。约30%-40%的重度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尤其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度脂肪肝合并相关症状的概率更高。
3.合并高血压时:可能有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高血压与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有一定重叠,如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共同参与。约20%-30%的重度脂肪肝合并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年龄较大、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的人群更易在重度脂肪肝基础上合并高血压及相应症状。
二、体征表现
(一)肝脏体征
1.肝脏肿大: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肝脏体积增大,质地一般为轻度或中度肿大,表面光滑,边缘钝。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肝脏肿大的重要手段,约80%以上的重度脂肪肝患者经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体积增大,肥胖人群由于腹部脂肪堆积,可能需要更仔细的超声检查来准确评估肝脏大小。
2.肝区压痛:按压肝区时有明显压痛感,这是由于肝脏肿大刺激肝包膜及周围组织所致。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医生按压患者右上腹肝区部位,重度脂肪肝患者会有较为明显的疼痛反应,年龄较小但肥胖且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等)的人群,也可能出现这种肝区压痛体征。
(二)其他体征
1.肥胖相关体征:重度脂肪肝患者往往伴有肥胖,可表现为体重指数(BMI)>28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等。同时可能伴有皮肤改变,如皮肤出现紫纹(常见于库欣综合征相关肥胖,但重度脂肪肝合并肥胖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等,肥胖人群中重度脂肪肝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腹型肥胖者,更易出现重度脂肪肝及相关体征。
2.合并其他疾病的体征:如合并高脂血症时可能有角膜弓(老年环)等体征;合并糖尿病时可能出现皮肤感染、下肢感觉异常等体征,这些体征可辅助医生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