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怎么治疗
肩袖损伤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保守治疗有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冰敷、热敷、超声波治疗、电疗等)、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注意特殊人群用药);手术治疗适用于肩袖完全撕裂及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者,方式有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和开放手术;康复治疗分术后康复(早期被动活动、中期主动活动与力量训练、后期加强力量与活动度及功能性训练)和非手术患者康复(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活动度等个性化训练)。
一、保守治疗
(一)休息与制动
对于轻度肩袖损伤的患者,休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让肩部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进一步加重损伤。例如,减少提重物、避免频繁的肩部外展、上举等动作。对于一些从事特定职业需要频繁使用肩部的人群,如长期伏案且需要频繁操作电脑的办公族,更要注意避免肩部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中的肩部活动时间,定时进行肩部放松。
(二)物理治疗
1.冰敷:在损伤早期,一般是指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冰敷。冰敷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要注意控制冰敷的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皮肤。
2.热敷:损伤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热敷时的温度和时间可根据个体耐受情况适当调整。
3.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热效应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在进行物理治疗时要密切关注局部皮肤情况,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防止出现烫伤等情况。
4.电疗:包括低频电疗、中频电疗等,能够刺激肌肉收缩,缓解疼痛,促进损伤修复。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合并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在进行电疗时要注意电流强度的调节,避免对骨骼等造成不良影响。
(三)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对于儿童患者,要严格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较弱,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密切观察胃肠道反应,必要时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对于肩袖完全撕裂的患者,一般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通过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明确肩袖撕裂范围较大,影响肩部的正常功能,如肩部力量明显减弱、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等情况。
2.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的肩袖损伤患者也需要考虑手术干预。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保守治疗的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如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较强,保守治疗时间可相对短一些,而老年患者身体恢复较慢,保守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
(二)手术方式
1.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关节镜技术,能够清晰地观察肩袖损伤情况,并进行精确的修补。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操作的精细程度要求可能不同,年轻患者由于组织弹性等因素,可能需要更精细的操作来保证修补效果;老年患者则要考虑身体的耐受性和合并症等因素。
2.开放手术:在一些肩袖损伤严重、不适合关节镜手术的情况下会采用开放手术。但开放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开放手术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
三、康复治疗
(一)术后康复
1.早期康复(术后16周):术后早期主要是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避免关节粘连。例如,在他人帮助下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等活动,但活动范围要逐渐增加,避免过度牵拉损伤修复部位。对于儿童患者,术后康复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耐受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中期康复(术后612周):开始进行主动的肩关节活动,同时逐渐增加肩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肩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肩部用力但不产生关节活动的收缩。对于老年患者,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肩部疲劳和损伤加重。
3.后期康复(术后12周以后):进一步加强肩部肌肉的力量和肩关节的活动度,可进行一些功能性的训练,如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模拟训练,如穿衣、梳头、洗脸等,恢复肩部的正常功能。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运动员,后期康复要根据其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
(二)非手术患者的康复
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康复训练来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改善肩关节活动度,预防损伤进一步加重和促进损伤修复。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术后康复早期有一定相似性,但强度相对较小,同样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在康复训练中要注重增强肩部肌肉力量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