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是常见手部疾病,由腱鞘机械性摩擦致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有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和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等类型,病因包括慢性劳损、外伤、疾病因素,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非手术治疗有休息、局部热敷、药物治疗等,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者,术后要注意伤口清洁和适当康复锻炼。
一、腱鞘炎的定义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是指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它分两层包绕着肌腱,两层之间有一空腔即滑液腔,内有腱鞘滑液。内层与肌腱紧密相贴,外层衬于腱纤维鞘里面,共同与骨面结合,具有固定、保护和润滑肌腱,使其免受摩擦或压迫的作用。当手部活动频繁,如长时间打字、织毛衣等,肌腱在腱鞘内反复摩擦,就容易引发腱鞘炎。
二、腱鞘炎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一)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多发生于拇指,又称弹响指或扳机指。患者常感到患指根部疼痛,可触及硬结,屈伸患指时,硬结随肌腱上下移动,且可发生弹响或闭锁现象。例如,拇指在弯曲或伸直时,会出现突然的卡顿,然后弹回,影响手部的正常活动,尤其在晨起或休息后开始活动时症状较为明显,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这与长期的手部劳损有关,女性可能因从事家务劳动等手部活动较多而发病率稍高。
(二)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发生于桡骨茎突处,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部疼痛,可放射至手、腕部,甚至肩部,局部有压痛,有时可摸到硬结。患者腕部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在握拳尺偏试验时,桡骨茎突处出现明显疼痛,这是该疾病的典型体征。这种类型在手工劳动者、家庭主妇等人群中较为常见,由于频繁使用手腕进行各种动作,导致桡骨茎突处的腱鞘反复摩擦受损。
三、腱鞘炎的病因
(一)慢性劳损
长期、反复、过度使用手部和腕部进行某些活动是导致腱鞘炎的主要原因。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键盘、鼠标,频繁进行织毛衣、打字等手部劳作的人群,肌腱在腱鞘内不断摩擦,引起腱鞘充血、水肿,逐渐增厚,导致狭窄。年龄因素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肌腱和腱鞘的退变也会增加腱鞘炎的发生风险,中老年人的肌腱弹性和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因劳损引发腱鞘炎。
(二)外伤
手部受到急性外伤后,如扭伤、挫伤等,可能会引起腱鞘的损伤,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外伤后如果没有得到proper的处理和恢复,也可能导致腱鞘炎的发生。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手部有过外伤史,也需要警惕腱鞘炎的可能,因为儿童的手部组织相对娇嫩,外伤后更易引发炎症。
(三)疾病因素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与腱鞘炎的发生有关,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组织,包括腱鞘,导致腱鞘炎症;痛风患者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腱鞘内,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腱鞘炎。在这些疾病的病程中,腱鞘炎可能作为其中一个症状出现,需要结合原发病进行综合治疗。
四、腱鞘炎的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患部,观察是否有红肿、压痛、硬结等表现。对于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会进行屈伸患指的动作检查,以发现弹响或闭锁现象;对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会进行握拳尺偏试验等特定的体格检查来辅助诊断。通过这些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腱鞘炎以及腱鞘炎的类型。
(二)影像学检查
一般情况下,X线检查对腱鞘炎的诊断价值不大,但可以排除骨骼的其他病变。而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腱鞘的形态、厚度以及肌腱的情况,能够发现腱鞘是否有增厚、狭窄,肌腱是否有肿胀等表现,对于腱鞘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一定的帮助。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以更详细地观察腱鞘、肌腱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腱鞘炎病例,MRI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腱鞘炎的非手术治疗及注意事项
(一)休息
患病后首先要让手部和腕部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进行引起疼痛的活动。例如,减少打字、织毛衣等手部劳作,让肌腱和腱鞘有时间进行修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限制其过度使用受伤的手部进行玩耍等活动,保证患部得到充分休息,这对于炎症的消退和病情的缓解非常重要。
(二)局部热敷
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一般可以用温水浸泡手部,或者用热毛巾湿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控制热敷的温度和时间,确保安全。
(三)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儿童患者要谨慎使用,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方式。例如,口服布洛芬等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但要遵循合理的用药原则,避免滥用。
六、腱鞘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注意事项
(一)手术适应证
对于经过长时间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腱鞘炎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出现严重的弹响或闭锁现象,严重影响手指活动,经过保守治疗无法缓解时,可考虑手术。
(二)手术方式
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腱鞘切开减压术,通过手术切开狭窄的腱鞘,解除肌腱的压迫,恢复肌腱的正常滑动。
(三)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手部康复锻炼,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伤口裂开或影响恢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加强护理,监督儿童按照康复计划进行锻炼,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