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后可能形成6mm肺结节,但概率和肺结节性质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肺部感染是肺结节的常见病因之一,40%-50%的肺结节由感染性炎症引发。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侵袭肺部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肺组织充血、水肿和渗出。若炎症未完全吸收,机化过程中可能形成肉芽肿或纤维化结节,这类结节直径多在几毫米至1厘米之间,6mm属于常见范围。例如,肺炎支原体感染治愈后,可能留下3-5mm的钙化结节;肺结核患者则可能出现边界清晰的6mm结节,需通过抗结核治疗观察变化。
不过,并非所有肺部感染都会形成结节。轻度炎症通常可完全吸收,仅当炎症反应较重或局部组织损伤明显时,才可能遗留结节。此外,6mm肺结节的恶性概率不足1%,若结节无毛刺、分叶等特征,且定期复查无变化,多为良性,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