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后出现的6mm肺结节有可能自行消失,但需结合感染类型、患者免疫力及治疗情况综合判断。
若6mm肺结节由普通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病毒或支原体等急性感染引发,在及时接受规范抗感染治疗后,免疫系统可逐步清除病原体,炎症消退后结节可能于2-3个月内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例如,部分患者经抗生素治疗2周后复查,结节已明显缩小。
然而,若感染为结核杆菌或真菌等特殊病原体,或患者免疫力较弱(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肺结节可能因纤维包裹或钙化而长期存在,形成稳定病灶。此外,少数情况下,感染可能掩盖早期肺癌,此类肺结节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随时间推移出现密度增加、边缘模糊等恶性征象。
发现6mm肺结节后,应先通过痰培养、血清学检测明确病原体,规范治疗感染。治疗后1-3个月复查高分辨率CT,若结节持续存在或形态改变,需进一步行增强CT或穿刺活检,排除肿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