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的区别为定义与病因、症状表现。
1.定义与病因
病毒性腹泻由病毒感染肠道引发,常见病毒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轮状病毒多在秋冬季节活跃,诺如病毒全年可发,常在人群密集处引起暴发。病毒侵入肠道后,会破坏肠黏膜细胞,影响肠道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腹泻。
细菌性腹泻由细菌感染肠道所致,常见细菌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细菌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水进入人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损害肠黏膜,引发炎症反应,造成腹泻。
2.症状表现
病毒性腹泻起病急,常先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多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无明显黏液和脓血,每日腹泻次数较多,可达数次至数十次。部分患者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还可能出现腹痛、乏力等症状。病程通常为3-8天。
细菌性腹泻腹泻特点因细菌种类而异。一般大便有黏液,部分带有脓血,伴有里急后重感(想排便但排不尽)。发热较为常见,体温可高达39℃以上,腹痛明显,多为阵发性绞痛。病程相对较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持续数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