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估6mm肺结节时,密度高低是一个关键指标,不同密度往往有着不同的意义,具体区别包括成分构成差异、恶性风险不同、处理方式有别等。
1.成分构成差异
低密度6mm肺结节内部成分相对疏松,可能包含较多的液体、空气或脂肪组织。比如肺囊肿,内部多为液体或气体,在CT影像上呈现低密度;而高密度肺结节内部细胞排列紧密,物质含量高,像实性肺结节,可能是由大量增殖的细胞、纤维组织或钙化物质构成。
2.恶性风险不同
一般来说,低密度肺结节的恶性风险相对较低。例如炎性假瘤,多为炎症反应后形成的良性病变,密度较低且均匀;而高密度肺结节,尤其是部分实性肺结节中的实性成分,恶性概率会有所增加。若高密度肺结节边缘不规则、有毛刺,内部密度不均匀,更需警惕恶性可能。
3.处理方式有别
对于低密度且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肺结节,通常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的方式,监测其变化情况。高密度肺结节若怀疑有恶性倾向,可能需要进行增强CT检查,进一步了解肺结节的血供情况,或者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必要时还会考虑手术切除。
肺结节密度的判断需结合CT影像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密度高低就确定肺结节性质,应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规范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