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并非等同于肺癌。
肺结节是一种影像学概念,指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肺实质内直径≤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它涵盖了多种不同性质的病变,包括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良性肺结节的病因广泛,感染性因素方面,如结核菌感染后形成的结核球、肺部细菌感染治愈后残留的纤维灶、真菌感染导致的炎性结节等;非感染性因素中,常见的有肺部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由肺内正常组织异常组合构成)、硬化性血管瘤、腺瘤等,这些良性结节一般边缘光滑、形态规则,生长缓慢,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
而肺癌只是导致肺结节的恶性病因之一,肺癌引起的肺结节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如分叶征(结节边缘呈多个弧形凸起)、毛刺征(结节边缘有细小毛刺状突起)、胸膜牵拉征(结节牵拉邻近胸膜)等,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侵犯周围组织,还可能出现转移。但并非所有具有这些特征的肺结节都是肺癌,一些炎性病变在特定阶段也可能有类似表现。
临床上,判断肺结节是否为肺癌,需要综合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家族肿瘤史等高危因素,结合肺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生长速度等影像学特征,进一步完善肿瘤标志物检查、PET-CT、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等,获取病理诊断,才能最终明确肺结节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