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6mm的CT表现可以从结节密度、边缘与形态特征、内部结构细节、结节位置与分布等方面分析。
1.结节密度
纯磨玻璃肺结节(GGN)CT上呈淡薄云雾状阴影,密度均匀,不掩盖肺血管和支气管结构,提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癌前病变)或原位腺癌可能。纯实性肺结节密度均匀且较高,完全掩盖肺血管和支气管,多为良性病变(如炎性肉芽肿、错构瘤)或恶性程度较低的肺癌(如鳞癌、小细胞癌早期)。混合性肺结节(部分实性)同时含磨玻璃和实性成分,实性部分占比越高,恶性风险越大(尤其实性成分>50%时需警惕浸润性腺癌)。
2.边缘与形态特征
边缘光滑、圆形或类圆形,无分叶、毛刺或棘状突起(如炎性假瘤、结核球)可能是良性征象。边缘不规则(呈毛刺状、分叶状),或出现“脐凹征”(结节表面凹陷,提示肿瘤侵袭性生长)可能是恶性征象。
3.内部结构细节
空泡征,肺结节内可见直径<5mm的透亮区,多见于早期肺癌(如微浸润腺癌),因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未完全填充肺泡腔所致。血管集束征,结节周围血管向其聚集或增粗,提示肿瘤血供丰富,恶性风险升高。胸膜牵拉征,结节与邻近胸膜之间出现线状或幕状粘连,因肿瘤纤维化收缩牵拉胸膜引起,常见于浸润性腺癌。
4.结节位置与分布
结节位于肺叶外带(如胸膜下),或呈散在多发分布(如结核、真菌感染引起的肉芽肿)多为良性倾向。结节位于上叶(尤其是右肺上叶),或呈“卫星灶”样分布(主病灶周围伴小结节,可能为肺内转移)存在恶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