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等。

1.上腹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上腹部,即肚脐以上、剑突以下区域。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等。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不适,重者则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上腹胀
上腹胀也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会自觉上腹部胀满不适,有明显的饱腹感,即使进食量不多也会感觉胃部胀满。这主要是由于胃的容纳和排空功能出现障碍,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气,导致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引起胀满感。
3.早饱
早饱指的是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感到胃部饱满,不能继续进食。这是因为胃的容纳功能下降,胃内的感受器过早地向大脑传递了“饱”的信号。
4.嗳气
嗳气俗称“打饱嗝”,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嗳气较为频繁。这是由于胃内气体增多,通过食管排出体外的现象。气体产生过多可能是因为进食过程中吞入大量空气,同时胃肠蠕动减慢,气体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排出。
5.食欲不振
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不想进食。这一方面是由于上述上腹痛、腹胀、早饱等症状影响了患者的进食意愿;另一方面,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影响了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激素的调节,使得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反馈性地抑制食欲。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这类人群除了进行常规的消化系统治疗外,还应注重心理调节。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改善情绪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