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吸气胸口中间疼可能和多种原因有关,比如胸壁软组织损伤、肋软骨炎、胸膜炎、气胸、纵隔气肿等,需要针对性给予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时候书治疗等。
1.胸壁软组织损伤
外力撞击、剧烈运动拉伤等导致胸壁肌肉、筋膜损伤,受伤部位在吸气时因肌肉收缩或胸廓活动而疼痛。治疗上损伤48小时内可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减轻肿胀,48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遵医嘱外用吲哚美辛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止痛;疼痛明显者口服塞来昔布、布洛芬等,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待损伤修复。
2.肋软骨炎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是胸外科门诊常见病因,病毒感染、劳损或免疫反应导致肋软骨与胸骨交界处发生无菌性炎症。患者多表现为胸骨旁第2-4肋软骨区肿胀、压痛,深呼吸时炎症部位受牵拉,疼痛加剧。治疗以保守为主,遵医嘱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消炎止痛;疼痛严重者可在痛点注射复方倍他米松、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等进行封闭治疗;同时需避免上肢过度活动,减少软骨刺激。
3.胸膜炎
结核菌感染、肺炎累及胸膜或自身免疫疾病均可引发胸膜炎,炎症导致胸膜脏层与壁层摩擦,吸气时胸廓扩张加剧摩擦,产生尖锐刺痛。结核性胸膜炎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原则,遵医嘱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治疗;非结核性胸膜炎则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抗感染或免疫调节,同时可口服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缓解胸痛症状。
4.气胸
因肺部组织破裂,气体进入胸腔,压缩肺组织并刺激胸膜。瘦高体型青年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易发生,典型症状为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吸气时胸腔压力变化加重刺激。少量气胸(肺压缩<30%)可卧床休息,吸氧促进气体吸收;中大量气胸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入引流管,排出胸腔气体,促使肺复张。
5.纵隔气肿
剧烈咳嗽、呕吐等导致肺泡破裂,气体沿支气管血管鞘进入纵隔,气体积聚刺激纵隔内神经引发疼痛。患者常伴颈部皮下气肿,吸气时胸腔压力变化加重纵隔组织牵拉。症状较轻者通过卧床、吸氧,限制活动促进气体吸收;如果气肿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则需紧急行胸骨上窝切开排气术,缓解纵隔压力。
出现上述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完善胸部X线、CT等检查明确病因,由胸外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