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免疫状态变化致病情加重因防控使人群对肠道病毒免疫力降低疫情后易感人群基数增大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受影响更显著,病毒变异可能致致病性增强引发重症概率升高,诊疗与防控认知变化相关致轻症观察管理疏漏及公众医护警惕放松间接增加病情加重风险。
一、人群免疫状态变化导致病情加重
疫情期间人群因采取防控措施(如减少社交活动、佩戴口罩等),接触肠道病毒(如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等引发手足口病的常见病毒)的机会大幅减少,使得人群整体对相关病毒的免疫力降低。疫情后人群活动恢复,病毒接触机会增加,易感人群基数增大,当儿童等易感个体感染病毒时,由于机体前期缺乏足够免疫记忆,免疫反应可能更剧烈,从而更容易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尤其是低龄儿童(3岁以下)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受影响更为显著。
二、病毒变异因素影响
肠道病毒存在变异可能性,疫情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变异后的病毒毒力、致病性等特性可能发生改变。若变异后的病毒致病性增强,感染人体后引发重症的概率可能升高,进而导致手足口病病情加重。目前已有研究发现部分肠道病毒亚型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基因序列变化,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变化相关。
三、诊疗与防控认知变化相关
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对于手足口病的诊疗及防控工作重点可能有调整,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及管理可能存在一定疏漏,导致一些重症病例未能在早期被及时识别和干预。此外,公众及部分医护人员对疫情后手足口病的警惕性可能存在一定放松,使得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的及时性受限,从而间接导致病情加重风险增加。